乖乖网 3—6岁

一出门就变“小木头人”的孩子怎么了?

2016-03-04 16:04:33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故事 家庭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家里有说有笑,一见到外人就变成面无表情、动作僵硬的木头人,这究竟是为什么?

人,休闲装,连衣裙,自然,户外_560116699_France, Bas Rhin, Urbeis, Girls playing in meadow_创意图片_Getty Images China

他为什么会变成小木头人

一看到童童,我就想起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童童的每一个动作都很慢,而且非常僵硬,像被绳子拴起来的小木偶一样。

童童妈催促他打招呼,童童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几秒钟的沉默后,童童妈妈突然爆发了:“你看,他就这样!我就搞不明白,他到底怕什么啊?”童童爸爸悄悄地拽了拽妻子的衣角,说:“你别着急,孩子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10岁的童童正在读小学五年级。从3年前开始,他就不敢在课上回答问题,和同学们说话越来越少。现在,他在学校一整天不说一句话,但是在家里却能说能笑,表现自如。童童爸妈带他辗转各大医院,检查都说没事儿。

童童的脸上毫无表情,可我知道,没有表情绝对不代表没有感受。我蹲在他的椅子旁边,轻声问:“我知道,你一定很想像别的孩子一样说话、玩耍,但是却有很多担心,是吗?”

童童慢慢地把头转向我,还是没什么表情,但眼睛却一眨一眨的。我鼓励他:“别着急,慢慢说!”又过了几秒钟,童童嘴里终于清晰地吐出一个字:“是!”

我赶紧鼓励他:“做得很好!”看见儿子能在外人面前说话了,童童爸妈激动不已,仿佛看见了希望!

害怕变得特殊,他让自己缓慢起来

童童在家里表现自如,和家人有说有笑,一到外人面前就变成了木头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这种回避行为呢?

咨询时,我仔细观察童童和父母互动的方式。童童爸妈的口才很好,经常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只需要孩子回答“是”或“否”,无形中剥夺了童童自我表达的机会。加上童童天生性格内向,父母就更不敢放手,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什么决定都替他来拿。孩子在父母保护的态度中,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产生了偏差,父母越小心,孩子越会觉得外面是危险的。越是这样,对家人和对外人的态度越会形成反差,家里活动自如,出门处处小心。

我对童童爸妈说:“多数时候,孩子和父母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就像跷跷板,父母说得多,孩子就说得少;父母帮忙多,孩子就做得少。时间长了,孩子感觉不到成就感,连一般的日常小事,应付起来都觉得困难,衍生焦虑。又因为缺少应对的方法,焦虑越来越严重……”

我坐在童童旁边,递给他一面镜子,对他说:“你知道自己现在的表情吗?照一照!”童童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没有表情。过了一会儿,我鼓励他:“这和你平时很不一样吧?你照着镜子,能试试让自己的表情放松些吗?试试看!”又过了一会儿,他盯着镜子的眼睛灵活一些,面部表情开始松弛,“小木头人”终于找回了一点点现实的知觉。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