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备孕

血型决定孩子的性格,是真的吗?

2015-12-27 14:50:3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孩子的性格分析 孩子的性格 儿童护理 婴儿性格 性格内向

就像迷恋用星座去定义身边人的性格一样,人们也喜欢根据人的血型去判断他的性格特征。如同星座只有十二个,血型只有四大类,如此简单的分类真能把世间芸芸众生的性格囊括在内吗?血型真的决定性格吗?

何为血型?何为性格?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把人的血型分为四类,即A型、B型、AB型及O型,通常人们谈论的与性格有关的就是ABO血型系统。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差异。 

血型决定性格说的由来

最早提出ABO血型与性格关系的,是日本人古川竹二。他在1927年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气质;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气质"的假说。

时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距1895年甲午战争失利,满清以一纸《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已逾三十余年。古川提出的假说实为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服务。依据古川的理论,台湾人群中O型血的比例高达41.2%,远高于日本人群,而O型血的人 "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因而O型血的人更具攻击性。

相比之下,生活于日本东北部的少数民族阿依努族人中O型血的比例只有23.8%,而阿依努族比台湾人更为温和且顺从。古川以此来解释为什么台湾人要持续不断的反抗日本人的统治。据此他还向当局建议促进台湾人之间的近亲婚姻以减少台湾人中O型血的比例。 

从古川提出血型性格学说的动机就可以看出,这种学说更多的带有政治色彩,为达到利益集团的政治目的服务。 

血型性格关系的研究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们开始以科学的视角研究血型与性格的关系。不同的血型可以通过抽血化验得到区分,而抽象的性格又该如何区分呢?

科学家们设计了各种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结果来分析受访者的性格。这些问卷由专业的心理学或精神病学专家制作,并经过反复校准、修订之后,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受试者的人格特征。 

常用的问卷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矢田部一吉尔福德(Y-G)性格测验等等。这些测试的结果通常将人的性格分为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受试者在某一角度上所得到的高分或低分的评价,分别代表完全相反的性格特征。 

通过对受试者在这些 "维度"上的表现逐一的分析,研究者大致可以勾勒出他们性格的全貌。虽然人格测验对受试者的性格评估准确而可靠,但是科学家们通过人格测验研究血型和性格的关系,经常能得到不同的结论。

1964年,Cattell等人为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巴勒莫以及美国波士顿等四个城市共计581个11到18岁的意大利裔青少年进行16PF高中生测验,据此分析在这些人群中血型与性格的关系。 

结果发现不同血型的青少年在16PF测验的各个维度上表现基本相同,但是在I:敏感性维度上,A型血的青少年能得到更高的分数。即A型血的青少年比B型、O型或AB型的青少年更加敏感,感情用事,更加富有同情心。此后的另一些依据16PF的研究表明A型比B型和O型更自我放任,而且A型比O型焦虑度要高。而B型的情绪较不稳定,忧虑感更强,并且更容易紧张,即B型血的人更加情绪化。 

另一些基于艾森克人格测试(EPQ)的研究则得出了前后不一致的结果。根据EPQ的设计者之一,H.J.艾森克本人的研究,在性格内向的人当中AB型的比例更高,同时A型的情绪比B型更加稳定。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