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有人说:“让孩子读全托是为了他好,这样将来很容易适应读寄宿小学。”这个想法我更不赞同,单说为了适应某某而提前做某某这个行为我极不赞同。人生是不需要排练的。我姥姥常说:“人大心开,树大自直。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儿。”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我们从未经历,才会如此刻骨铭心。如果大事需要演练提前适应,离开家上大学恋爱结婚生子这种大事是不是可以排练一下?不可能吧!
还有一个同样要给孩子报寄宿小学的妈妈反对我说:“我有个朋友从小到大一直就是读寄宿的,现在过得非常好,非常优秀。而且寄宿有很多有趣的经历。”我记得有次在“知乎”网看到一个人这样反对此种说法:“把孩子丢到丛林里,也有可能成为人猿泰山。生命力强的个体可以适应任何环境,不代表环境都无害。有人被洗脑几十年,现在也学会独立思考了,是否可以说洗脑无害?”我没复述这话,但我心里是给这个回答点赞的。
至于自理能力,伊姐上幼儿园之前就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饭、上厕所,也能独自玩很久。我从小没读过寄宿,但是从小学开始去别的城市参加夏令营离开父母照样没有问题,读大学的时候也不需要跟父母依依惜别,让父母铺床弄被……这些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上寄宿带来的,只要大人撒手,孩子自然学会。
人活在世上,自成信念。孩子学会独立也是在家长的引导、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榜样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思想乃至精神的独立,而后自然而然的形成生活自理能力的独立,并非用培养孩子生活独立的方式来让他形成精神与思想独立。相对来讲,生活独立能力的形成要比思想精神独立的形成要难得多。如果有了思想独立的前提,哪怕是在大学以前一直走读,大学之后照样很好打理生活。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哪怕是一直寄宿,自理能力很强,却在思想上始终依赖父母,也并非能真正的独立。那位孩子的爸爸把孩子的抚养权完全奉送给爷爷,入园、转全托,给孩子选什么小学甚至当初在香港生孩子都是爷爷拍板决定,我觉得他至今还没有学会独立。
寄宿与独立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当然孩子是人,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人都如此特殊,每条路都有人走,这个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无奈上寄宿学校的,我想这条路可能会很辛苦,也许之后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不上寄宿学校的,也不是说孩子就有了百分百安全感保障,一对整天打麻将看肥皂剧,对孩子懒得理的父母养出来的走读孩子,肯定是不如在学校规律读寄宿的。极端例子不在此分析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