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应孩子的解释
回应孩子的语言和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然后呢”“请继续,我很想知道……”“所以你才……”等等,只要你在一个专注的倾听状态,只要你真渴望了解孩子,一切都会自然而然。
这个环节难在克制住表达的欲望,仅仅去听。
当孩子对我们说什么而不是问什么的时候,他最大的渴望是我们了解他们,最好是完全地了解。但是,作为听众的父母,常常在孩子开口不久就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孩子的心思,并随口说出自己的判断:不就是啥啥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或者说:好了,我知道了,你……然后……这就会让任何诉说者扫兴,不管他是孩子还是大人。
我曾经对父母朋友们说:今天没有倾听的耐心,明天将失去倾听的机会。但是,我后来发现,这不仅仅是耐心的问题,还涉及到允许的界限和弹性,以及父母们是否沉得住气。
面对接二连三丢东西的孩子,妈妈要想做一个全然的听者,首先需要克制对这个现状的不满。事实上,即便我们的确需要“纠正”什么,我们也不妨让孩子先痛快地说完,如果能另选一个时间来表达我们的看法就更好。这不仅仅可以让孩子感情上更舒服,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改变,如果在我们和他谈之前,他自己想到了办法或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妥,岂不更好。
古语说:善威者不轻怒,善恩者不轻施。如果我们迁移一下,那就是,善教者不轻言。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要说,非说不可的,想好想透了遇到合适的时机再说。
技巧的背后
是否能够全神贯注地倾听,取决于这件事情对听者的重要性以及听者的个人修为。
对于自己十分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能恭听。但是,通常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很容易分辨是否重要,只有听者认为对方值得倾听时,他才会去专注地倾听。比如,爸爸正在看电视,孩子走过来说在学校有人打了他。如果爸爸认为小孩打架稀松平常,并不需要介入和了解,那么即便是电视内容没有多大吸引力或者他根本就没看电视,他也不会用心听,这涉及到“值不值得听”的判断,判断的背后则隐藏着爸爸的“教育观”。
另一方面,倾听也是一种能力。修为越高的人,倾听的能力越强,其表现为:更有耐心听别人讲话,更能让对方产生信任并愿意讲话,更习惯让对方把话说完,也更善于听出话外之音,更能理解和包容说者的所思所感。
全神贯注的心理基础,是真正在乎,是内心觉得这很重要,并把你的注意力真正放在孩子身上。在这样的前提下,“全神贯注倾听”就是我们内心真诚的自然展现,而不是某种技巧或者标准化的动作。特工们通常都是边做工作边偷听别人谈话的,细心的妈妈即便是在厨房做饭,客厅里女儿和男友的谈话也落不了几句。
这种出于关爱和尊重的倾听的累积,会让亲子之间产生很大的信任和默契,良性的亲子关系必然由此开始。一旦这种情况实现,即便你没有停下手里的事,即便你没有马上转过身来直视孩子的眼睛,孩子也会认为你是在倾听,因为它已经太多次证明了这一点,他深知他自己以及他的问题对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