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家长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与人交往?

2014-12-22 09:40:58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育儿

心灵处方

那么,家长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与人交往呢?

1. 要鼓励孩子主动交往多串门。

串门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可以促使孩子性格变得更为开朗、合群,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宽厚待人、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但家长对孩子的串门时间、地点和礼仪要及时给予指导,要引导孩子学会并使用交往礼仪。礼仪是内在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包括文明礼貌的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待人接物态度和优雅得体的举止等。另外,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守约讲信用,要学会尊重他人,尊敬长辈,团结同学,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其实,孩子出生后,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小的交际圈,比如与其他同龄儿童家庭经常保持联络。特别是刚刚搬到一个新地方,周围是完全陌生的人际环境,家长必须尽快帮助孩子结交新玩伴,要经常带孩子去公园或游乐场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见到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家长可以主动向他打招呼,并引导自己的孩子以哥或弟相称呼。这种引领示范会培养孩子主动交往的意识。

平时带孩子外出散步时,家长也要善于捕捉机会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譬如,两个小男孩互相奔跑追逐的时候,其中一个不小心跑掉了鞋子,这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捡起对方的鞋子,并帮助他穿上。再比如,当小伙伴难过哭泣时,家长 可以让孩子帮他擦拭眼泪,并以拥抱给予安抚。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孩子生日等时机举办小型聚会,邀请孩子的小伙伴们前来做客。譬如,4岁的跃跃过生日时,父母给他买了一套心爱的托马斯小火车,又邀请小区里的小玩伴们过来一起吃蛋糕、玩玩具,并教导跃跃如何充当一个小主人去招呼小客人。这样,跃跃既能体会到人际交往的快乐,也能习得一些基本的交往常识。

2. 要鼓励并培养孩子多与成人交往。

培养孩子从小与成人交往,对其性格形成、性别角色行为规范及其在独立性、自信心、交往适应性、智力发展等方面大有好处,并有利于孩子形成能屈能伸的心理品质,长大后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传递“分享”、“互利”的理念。譬如,吃东西时让孩子与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分享,懂得用自己心爱的玩具去交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知道“与人分享”、“互利双赢”的孩子,一定很容易被其他小伙伴接纳和认可。

3. 要引导孩子在磨合体验中自我习得合作精神。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冲突,有时需要成人适度干预,以促进交往过程更顺畅地进行。比如,孩子为一件玩具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成人要引导孩子耐心等待,或者谦让给比自己小的玩伴,或者通过玩具交换的方式与他人达成妥协。不过,成人在干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切不可“拉偏架”,这种偏袒会导致孩子日后无法合群。

其实,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发生冲突时,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处置规则。孩子之间会协商和妥协,最终达成整体的和谐统一。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人应该尽量减少干预,让孩子在冲突中学会如何配合他人成就自己。这种集体合作精神的自我习得,无疑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4. 要教育孩子正确地选择交往的对象。

家长在鼓励孩子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教育孩子持一种谨慎态度,切不可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另外,家长还要提醒孩子必须提高警惕,凡是不认识的人,决不能轻易跟他走,以免上当受骗。

5. 要指导孩子正确地把握交往的尺度。

一般来说,孩子的思想比较单纯,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为了小团体利益会不顾学校的利益、不顾社会道德规范做出越轨行为,乃至违法犯罪。加之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而自制力差,所以常会在交往人数、时间、空间等方面不能适度把握,以致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的学习。

6. 要提醒孩子切勿沉迷在电脑网络中。

对于整天喜欢泡在网上和电脑里的孩子,家长要进行正面引导,多与孩子交谈,从电脑、网络谈人生、谈事业;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亲访友,了解变化万千的现实世界;带孩子走向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使之不仅能处理好“人机关系”,也能搞好人际关系,促使智商与情商同步发展。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