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父母过度说教,亲子沟通无效

2014-11-17 09:29:3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亲子教育 亲子沟通

B:唠叨者角色

基本特征:唠叨。

操作方式:喋喋不休,反复播放“录音带”。

说教理由:我教育你,全都是为你好。

一次由169名学生参与的调查问卷中,有112名学生把父母最大的毛病定为“唠叨”。调查问卷上,他们写下了父母唠叨的理由:

有一次我把墨水打翻了,爸爸骂了我好久,一直用粗暴的语言;

有一次他把我送回学校,一路上都在说要我把成绩提高;

每次上学都叫我小心点,天天如此,一天一遍;

做错一点小事就说我,一说就是几个小时;

有一次我起床晚了,妈妈站在床边唠叨了半天。

孩子对家长唠叨的反感,就像电影《大话西游》里孙悟空对唐僧的厌恶。孩子犯错时,急于解决问题的家长,总是采取这种看似行之有效而实际毫无作用的办法:反复唠叨。

“唠叨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杀手”,早有人这样说过,可见害处不浅。它的两大害处是:第一,反复、重复的话语经常在孩子耳边响起,是在不断地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会让孩子产生心理惰性,降低父母的威信,孩子听不进去,烦不胜烦,能躲就躲,躲不过去就权当没听见,或者跟你吵,伤害亲子关系。第二,容易让孩子养成拖沓磨蹭的习惯,爸妈老这样说我、催我,反正我就这样了,爱咋地咋地。这是孩子的被动攻击或叫软性抵抗。

孩子的日记: 我很喜欢看课外书。今天放学早,作业不多,回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飘》来看。妈妈过来,一看我手上拿着课外书,就生气地说:“光看没用的,还不写作业!”我心虚地回答:“看完这页就写,也就10分钟。”“10分钟,这可是你说的!”妈妈离开不到3分钟,就又回来了:“快看完了吧?赶紧写作业吧,要不又要写到晚上10点了。”我没理她,继续看小说,同时心里也有点烦,不是还差7分钟嘛。妈妈见我不理她,无趣地走开,然后我听见她在客厅里埋怨我:“人家的孩子一回到家就写作业,这孩子倒好,看什么小说,每天作业写到深更半夜,成绩会好到哪里去!”我越听越烦,她怎么就知道我看小说,成绩就不好了?妈妈继续唠叨着,弄得我小说也看不下去了。无奈,我开始写作业。不到10分钟,我妈又进来了,说:“今天要快点做作业,不要在背后搞小动作,不要老让我生气!”我忍无可忍,冲她大喊:“谁背后搞小动作了?你天天疑神疑鬼的,烦不烦?”妈妈立即火了:“你还敢顶嘴,看我把你的小说收了,让你看!”“收就收,这学我也不上了……”我也生气了。一阵吵闹后,我终于平静下来,却感到莫名的孤独和沮丧涌上心头……

点评:从孩子的日记中可以看出,母子之间沟通失败,关键在于妈妈的唠叨和缺乏分寸的把握。妈妈看到孩子不做作业而看课外书,内心的愤怒、焦虑促使她不自觉地不断提醒、催促。过度的指责、批评,让孩子心烦意乱,引发内心的抵触情绪,与妈妈产生激烈冲突。对一件事情反复唠叨,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妈妈告诉孩子要怎么做后,就要耐心等待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不断唠叨、催促,如果孩子真的没做到,内疚感会促使他反省自己。但是如果父母一再唠叨,孩子没有做到,也不会有任何的内疚感。

父母不管是说服者也好,是唠叨者也罢,都是以语言的方式传达过量的信息,从而导致沟通无效。这也反映了家长的自我中心意识,也就是只关注自己的情绪、心情,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和体会;只用自以为正确的道理不断向孩子灌输,忘记了信息的接收者不是电脑,不是你在键盘上敲上什么字,屏幕上就会立即显示什么字。同时,也反映了家长对孩子心理的不了解,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更反映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焦虑、急躁和无奈。

因此,教育需要的不是过度,而是恰当、适量。我衷心希望家长们少犯,最好不犯此类错误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