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2014-07-15 10:48:38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分析

孩子爱干活是好现象,适当地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可以让孩子学着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父母应帮助孩子去做他们想干的事,千万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骂他们“逞能”,更不能惩罚他们的失败。因为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惩罚失败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要鼓励孩子在失败中成长、坚强。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若是遇到问题,父母要教会孩子“自己想办法”,而不是一手包办解决后事,只有让孩子经过失败的考验,自己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才会明白,任何人都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只有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父母可以帮分析、反省,可以告诉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做,帮孩子提高判断力。这既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外,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1942-1202020033339.jpg

不要过分干预 

场景3:林林最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老师也很喜欢林林,经常夸奖林林有唱歌的天赋,不仅让林林进了歌唱队,还让林林做了领唱。林林很开心,回家告诉妈妈这个喜讯,本以为会得到妈妈的夸奖,没想到林林妈妈一听这个消息,脸就沉了下来,让林林退出歌唱队。林林不愿意,还是悄悄地参加了歌唱队。在幼儿园的节庆表演上,林林妈妈看到了林林作为领唱出现在表演台上,当场就黑了脸,立刻去找林林的老师让林林退出歌唱队,并且狠狠地责备了林林的“自作主张”。

分析

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扶持,但是一旦扶持过度,就会变成干预。很多妈妈从孩子稍谙世事起,就热衷于“紧逼防守”,热衷于亦步亦趋地安排、督促、命令、监控孩子,孩子稍有不从就被斥责为“自作主张”,以期让孩子少走弯路。殊不知,这种过度干预的结果,从一开始就禁锢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选择能力的发展。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孩子的选择不一定正确,因为他们毕竟还小呀!”是的,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孩子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这就要求父母们在尊重孩子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不过“辨别”的能力也只有在“选择”的实践中培养,因此,最好的培养办法还是多为子女提供“自作主张”的机会,如孩子需要添置衣服了最好在式样、颜色等方面由孩子做主;星期天,最好让孩子办一天伙食,吃什么、怎么吃由他去操心;学习上遇到困难了,父母就应帮着出出主意,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还得孩子自己拿……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几个跟斗、走一段弯路,闹一些小脾气,但选择的能力正是在一次次选择的尝试中得以提高的。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改变和变化,父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重新认识孩子,对孩子的评价要跟上孩子变化和发展的步伐。孩子的身体会发育,他们不断地掌握新的技能,形成新的观点,这才是孩子的成长。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可以增进对孩子的理解,找到新的联系纽带,发现新的乐趣,这个发现的过程会让每个人信心大增。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