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可以极其盛大,是宗教、历史、观念、传承,是三纲五常、是礼义廉耻。也可以极其细小,是窗前的一枝寒梅,是贴在墙上的红双喜字......
去年在欧洲,小年逛过很多教堂,才发现每个都有尖塔。她也要再走好些寺院才会明白,大部分都有放生池,是浅净的善意。而在那之前,她已经看到了小乌龟们的安静祥和,她跟我学它们的泳姿,无限舒展。
她会渐渐地,在很多国画里见到一行斜斜向上的鹭鸶,白纸淡墨,诗意寥廓,她不知道那是“鹭序而上”。但她会一直记得,有一只白鹭曾孤傲地立在阳光下,清水蓝天,映照它的白羽,森绿的水草把它的脚趾都染绿。
历史是否只是发生年代、背景、经历与意义?是我们从小背得烂熟的“太平天国的历史局限性”“玄武门事变的三大原因”?要记忆白马寺,是否必须是它的成寺年代、大事记、得名缘由、名人题字?可否只是池里四肢荡漾的小乌龟,曾经让一个孩子好开心。
而我自己,去过龙门石窟数次,但它最让我动容的,不是任何一尊佛像,是隔河相望,它在万道阳光下,整体熠熠生辉。它早已伤痕累累,岁月、刀兵、浩劫都没放过它,但它永恒的美与庄严,让我溅出泪花。
我想,这一趟,还是来值了。至于其他的,等小年长大,和同学或者喜欢的人重来洛阳时,再发掘吧。
为人父母者,只是给孩子生命的城池放上最初的几块砖,却不能妄想亲手为孩子建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