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让孩子学会合作 爸爸需要知道的4个秘密

2016-06-20 13:51:48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对于孩子来说,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往,有利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培养。

让孩子学会合作,爸爸应该怎么做?

家庭之外的社会在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同伴关系、朋友关系、小团体以及社会支持系统,我们与各种性格,不同背景的人相互接触、相互合作、相互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同伴群体可以提供家庭以外世界的信息并提供相互比较的资源,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往,有利于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培养。皮亚杰和哈里·斯塔克·沙利文都强调儿童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互惠原则的。当儿童与观点不一致的同伴一起玩耍时,他们会在争论和冲突中体验公平与正义,学习敏锐地观察同伴们的兴趣和视角,以便能顺利地将自己融入到同伴们的活动中去。

让孩子学会合作,从幼儿阶段开始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与协调(包括语言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理论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能力。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即指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共享成果的能力。

然而,在如今的幼儿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孩子,胆怯、沉默、安静、不合群,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处,不愿与其他同伴玩耍。久而久之,他们就逐渐把自己孤立起来,成为“局外人”。

但在家里,他们的表现却可能是另一番景象:活泼可爱、能言善辩、上蹿下跳……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孩子没有学会交往与合作,不具备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所以,从孩子入园的那天开始,我们就得教他们怎样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人合作和分享。而对于中国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从小家里就一个孩子,缺少与兄弟姐妹交往和相处的经验,在合作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就不会太强。培养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已是当前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也应引起家长的充分重视,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的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孩子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关心他人、团队合作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与同伴和大人一同游戏、学习、合作的机会很多,关键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事情需要大人的帮助,孩子碰到困难时往往也会求助于家长或老师。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