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俩宝打架,如何皆大欢喜?

2016-01-27 16:49:3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育儿心得 儿童护理 家庭育儿

对于家有俩宝的爸妈来说,最让人抓狂的恐怕就是孩子的打架问题了。然而,在绝大多数俩宝家庭里,这却是他们相处的常态,让人防不胜防,烦上加烦。那么,处理俩宝的打架行为,有没有值得推荐的妙招呢?换句话说,谈谈家长如何做,才能让局面“皆大欢喜”呢?

关注受伤的一方,别把注意力放在惹麻烦的孩子身上

俩宝打架之所以成为常态,最普遍的原因,是他们需要对父母的爱和关注进行竞争,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引起父母关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去招惹另一个孩子,这样不仅可以发泄对“争宠者”的不满,还可以把家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独享被关注的感觉。

考虑到这个原因,家长在处理俩宝的冲突时,最好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惹麻烦的那个孩子身上,否则会让他产生成功吸引家长关注的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他惹麻烦的动机,引发更多的冲突可能。

反过来,如果家长改变策略,把注意力放在受伤的一方,对其进行慰抚,并适当在慰抚的同时“敲打”惹麻烦的孩子,比如,一边给胳膊被挠破的孩子涂红药水,一边说:“挠人可不是好习惯,妈妈可不喜欢这种行为,你妹妹应该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就算生气,也不能挠人”。这样,惹麻烦的孩子就会发现,用招惹另一个孩子的办法获取父母的关注是无效的,甚至适得其反,以后惹麻烦的概率就少了许多。

避免给孩子定性,把孩子的行为导向家长期望的样子

容易打架的两个孩子,通常会有相对强势的一方,比较暴躁,另一方面则常常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家长在处理二者冲突时,往往很容易给强势的一方定性,责其“你怎么总是这么暴躁”“动不动就欺负你弟弟,一点哥哥样都没有!”等,对于弱势的一方,则急于保护,却忽视了调动她内在的力量。长此以往,很容易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将他们固化在“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角色里,引起更频繁的角色冲突。

反过来,如果家长能够改变思维方式,则可能收获出乎意料的惊喜。

比如,当容易受欺负的孩子被威胁必须就范时,家长与其安慰说:“可怜的宝贝,哥哥又欺负你了?”不如换一种更能调动其力量的方式,或者直接示范解决争端的技巧。比如“我打赌,如果你愿意的话,肯定能做出一个更可怕的鬼脸吓唬她!”“你可以告诉他,不喜欢你对待我的方式,我的东西我做主!”这样更容易帮助经常受气的孩子强大起来。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