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辈的您已经足够了解您的孙儿孙女了吗?虽然现在的孩子们大多自小由老人照顾,但是对于老人来说,作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您有真正了解过孩子的心理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有一些行为很容易遭到老人的误解,导致出现代沟。教育专家指出,越早了解孩子,就越能使长辈的教育切中要点,也能使孩子感到被认同的愉悦。那么从日常的细致观察开始,读懂孩子最容易被老人误解的几个行为吧。
1.发呆就是有问题
身边事例:李大妈发现孙子玮玮有时会自己瘫坐在沙发什么都不做,问他在做什么,他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有几次李大妈还看见玮玮他自言自语,李大妈担心玮玮这些行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教育指导:宝宝会发呆或许是因为他刚玩得太累了,在稍微地休息一下;或许是宝宝在思考问题;或者在心理独白。有时候宝宝会自言自语,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这是宝宝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内部语言,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必经过程哦。
如果您发现宝宝在发呆,尽可能不要打扰他,让他有独处的时间和环境。其实宝宝的学习也需要思考和沉淀的时间,发呆的时候正好能让宝宝“安静”下来。长辈可以在远处忙自己的事,不要过度去关注他,让他自己玩玩具,自己思考,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辈就不要轻易地去打扰他了!
2.追求完美是拖拉
身边事例:陈奶奶发现孙女玲玲每次把玩具收进柜子里的时候,玩具的边缘要和柜子的边角对得整整齐齐。有次陈奶奶帮玲玲收拾玩具,摆放整齐以后玲玲说“不是这样子的”然后又重新自己收拾一遍。
教育指导:每个宝宝都有着他自己的完美主义,有时候宝宝的这些行为在老人看来真是吃力不讨好,宝宝这样是拖拉吗?其实宝宝不断地重复做这些琐事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规则秩序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完美敏感期”。
这是时期的宝宝做事情讲究完整性,他们认为事情就该这样做的,如果长辈插手或者影响到他原先的计划,他不仅会感到纠结,而且会不厌其烦地再做一次。这是他们从初步建立计划做事的意识,到掌握较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过渡。
在这个阶段看,长辈应多给宝宝耐心和宽容,如果他有着自己的规则,就任由他自己完成,尽量不要催促他或者骂他这样做很傻。长辈可以多给宝宝的行为一些指引,也多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宝宝在行为上有着一定的规则,其实也有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