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那些关于儿童性教育的迷失和解读

2015-09-18 15:56:0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性教育 性教育

除非有意视而不见,否则,作为父母的您一定会注意到:出于天然的好奇,孩子从3岁起就会陆续提出与性相关的问题;到青春期,孩子更会爆发山崩地裂的性生理变化和性心理动荡。

那些关于儿童性教育的迷失和解读

然而,性在中国是一个敏感话题。性教育在绝大多数家庭和学校仍然缺位。

在性教育专家方刚开办的国内首个性教育夏令营上,我们发现,中国家长对性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解读:“孩子太小,不需要知道”“孩子长大了自然会知道”“孩子本来不知道,告诉他们反而让他们学坏了”……

性教育真的会让孩子学坏吗?事实上,不给孩子恰当的性教育才更可怕!因为那样孩子对性知识的渴求不得不诉诸于网络、书刊、音像制品,而这些难以分辨和把控的渠道,正在把孩子对性的认识拉向深渊。

权威调查显示:性问题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青少年犯罪中30%是性犯罪,80%以上的少年犯在“犯事”前接触过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网络、书刊和音像制品。

今天,随处可见的性信息让孩子毫无准备地知道了“怎么做”,却不知道应该“何时做”“和谁做”。性作为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快乐的事,却成了很多懵懂孩子一生的伤害。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再不和互联网抢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被“性”伤害、教坏的人!

保护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抢先和他们谈性!父母们,接受性教育的挑战吧,别再自欺欺人,错失良机!

关于“性教育”的数据

2010年5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办公室、联合国人口基金、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发布了第一次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该调查历时两年,针对全国1.64亿15~24岁的未婚青少年进行,结果显示:

22.4%的未婚青少年有过性行为;51.2%在首次发生性行为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20%以上有婚前性行为的女孩曾非意愿妊娠;91%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仅仅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仅有1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确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性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相比之下,在性教育中先行一步的国家却已经取得巨大收效:

瑞典 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有一套完整的性教育体系。自1976年开始,瑞典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数字明显下降,“未婚母亲家庭”几乎消失。1991年~1996年的5年间,15~19岁青年的艾滋病感染率下降了32.4%,淋病和梅毒的感染也分别下降了65.8%和55.9%。

乌干达 15岁~19岁的青少年1991年艾滋病感染率为38%,1998年下降到7.3%。在目前艾滋病向全球蔓延并以几何数字递增时,乌干达何以在短短几年内控制了局面,答案是对儿童进行了性教育。

那些关于“性”的迷失和解读

尽管性教育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家长仍然耻于和孩子谈性。2014年,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和作家张引墨共同再版了《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一书。这是中国第一部中学生性问题访谈实录。书中记录了10余个在“性”中迷失的青少年的成长故事,其中涉及在黄色信息诱导下偷尝禁果,少女怀孕、堕胎,因性问题辍学等许多触目惊心的案例。这本书在2004年初版时,曾引发读者对青少年性问题的大讨论,许多面临同样困惑的青少年将此书视为重要的性教育读本。10年过去了,作者对部分曾经记录过的少男少女进行了回访,大部分人长大后对过早发生的性行为以及由此所受到的伤害感到后悔。这也是本书再版的意义。

尽管今天的孩子可能不会再像10年前一样,相信自己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但孩子们仍然不知道,在面对性压力、性诱惑、性谎言、性暴力时,如何自我控制,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区分性与爱。性的认识和观念误区至今普遍存在。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