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快给孩子接种“精神疫苗”

2015-08-11 13:29:2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挫折教育不是非要做虎妈狼爸,也不是一定地把孩子送到艰苦的环境中去,挫折教育其实可以贯穿在生活的每个细节,每次孩子的哭闹、遇到的困难、亲子的冲突……都是挫折教育的良机。挫折教育决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循序渐进,便能终成佳果。

快给孩子接种“精神疫苗”

挫折教育的四个阶段

挫折是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心理学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们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挫折教育对宝宝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但挫折教育也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

第1阶段(0~1岁)

培养安全感

0~1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没注意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那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都很难建立。而一个安全感不够的人,常常会迎难而退,而非迎难而上,因为那些挑战让他们原本就虚空的安全感更加透支了,所以会本能地逃避挑战。

每当我在咨询中听到来访者抱怨说:“我总有一种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哪一天会死掉,或是被车撞了,或者生什么大病了。”这时候我常常会问,你小时候是谁带大的?答案几乎都是:“我小时候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直到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

这真的是让人很惋惜,因为大人无意犯下的错,让孩子的自我终生“风雨飘摇”。当然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就一定能获得安全感,或者不在父母身边就一定没有安全感,因为0~1岁安全感的建立的基础是:大人越能及时、准确、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用“哭闹”来表达的需求,孩子越会有安全感.这个年龄阶段千万不要怕要宠坏孩子,因为她正是在这“发出信号—有反馈”中建立了自己是被爱的信念和会有人帮助自己的安全感。

第2阶段(1~3岁)

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做起

1~3岁孩子的身体能力飞速发展,并且他们开始发展出一种更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从中发展出“我能行”的自我意识。

比如孩子会执拗地要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等,常常会把坚定地把“我来、我会”挂在嘴边,但事实上又做不好,常常很受挫,以至于气急败坏地哭闹,却始终不肯大人帮一点忙。这时候大人的反应便是最直接的“挫折教育”,给孩子直接设置了一个行为模式,直接决定着孩子以后遭遇挫折时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是淡定还是心烦意乱),应对困难(是努力想办法还是自怨自艾逃避),自我感受(是信心满满还是自我贬低)。

如果大人的反应是凶孩子 “不许哭”,孩子自然会心里不好受,哭得更厉害,这时候大人又急于安慰孩子再把事情代劳了,这其实就在用行动一步步地告诉孩子——遇到困难你不能有情绪;只要你哭,就会有人来帮你;你个笨蛋,你自己做不了,需要别人来帮忙。长久以往,孩子遇到困难便会很纠结(不接受自己的坏情绪)、退缩(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依赖(总期望有人来帮助自己),甚至自暴自弃(极度自卑)。

在咨询中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其实有时候坏情绪只是事情的自然结果,但是来访者不愿意放过自己,纠结于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或者陷入低自我评价的怪圈,直至把自己折磨得痛苦不堪,真的无力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这时候只要他们学会接纳自我,接纳自己的坏情绪和不足,他们症状便会自己消失,实际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所以好父母也应该是好心理医生,接纳孩子的情绪和不足,在孩子遭遇困难时静静地陪伴在旁边,等她哭够了闹够了平静了,再一起继续尝试未完成的事情,甚至需要多次重复这样的过程,孩子才能熟能生巧。这其中对家长的挑战是极大的,需要家长非常气定神闲,如果被哭闹搅得实在心烦意乱可以暂时离开,让孩子哭一会儿。

第3阶段(3~5岁)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3岁的孩子是有名的terrible two,脾气差、执拗,主要是由于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全使得他们还不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但3~5岁孩子的神经系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同时自我意识也在加速发展,所以这时候情绪已经不仅仅是情绪反应,有时还是对权威的挑战和自我的宣言。

挫折教育在这个阶段培养的要点之一就是要发展孩子对规则的认同,能接受规则的约束,而不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成为“坑爹”一族。当家长对孩子的故意挑战和大吵大闹不为所动,只有等他们遵守规则才能得到相应的权利时,这本身就是在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而这些都是挫折教育要培养的核心能力。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