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只有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包括孩子。孩子一旦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才会自信心大增,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我从没舍得用过儿子”
我去某市开会,返城那天,会议主办方负责人带着上中学的儿子去机场送我。
一路上,这位负责人当着儿子的面,不停地向我讲述她怎么疼爱儿子,可儿子如何胆小无能,如何不会与人相处,以及她对儿子的种种担心。我只是听,一句话没说。
到了机场,我拿出机票、身份证及20元钱,交给她儿子:“孩子,我有事要和你妈妈说,劳驾你帮我办一下登机牌,另外买一份保险,谢谢你!”口气就像拜托一位老朋友。
“行!”孩子爽快地答应了。他刚要接机票,没想到却被他妈妈一把拿过去:“还是我去吧,我儿子哪行呀?他从来没办过!”说完,拔腿就要走。
“回来,回来!”我拦住她,“你不用他,怎么知道他不行?”
我重新把机票、身份证及钱交给孩子:“快去,阿姨相信你行!”
我拉住这位负责人坐在候机厅的长椅上,继续和她交谈。没想到,她六神无主,东张西望,坐立不安。她担心地说:“我儿子从来没来过机场,哪里找得到地方?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坐下,坐下!”我硬拉着她坐下,“你就放手让他去吧,不会有事的。你儿子16岁,个子比你都高了!再说,我们也在这里,有什么不放心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仍没见孩子的踪影,这位负责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硬拉着她,她才没起身去找孩子。
又等了一会儿,孩子终于回来了,兴冲冲地把登机牌交给我,大声说:“阿姨,办好了,人太多,排队耽误了点儿时间!”
“我没告诉你怎么办,你怎么就办成了?”我笑着问他。
“问呗。”
“你的办事能力真强!”我由衷地夸奖孩子。听了我的夸奖,孩子自豪地朝他妈妈一笑,说:“你看,我还行吧!”
妈妈擦擦头上的汗,说:“没想到,我儿子还真行!说实话,我从来没舍得用过儿子。”
这就是这位妈妈在教育上的问题:只知道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其实,这也是当今很多父母爱孩子的误区。
“妈妈有你,就是不一样”
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家长愿意在生活琐事以及课外的手工作业上帮助孩子。因为家长认为,如果让孩子自己做这些事,做不好不说,还浪费时间,甚至很多老人在吃饭的时候也协助孩子。殊不知,这么心疼孩子,不让孩子干一点学习之外的事情,是一剂可怕的慢性毒药,不要以为孩子只是不会挑鱼刺、不会系鞋带而已,真正可怕的是: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我的儿子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尽可能地让他自己去完成很多事情。如今,儿子已经出国留学,他从小到大都非常自立,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不需要大人操心。周围很多家长对此感到不可思议,不断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培养儿子的?他可真让人省心啊!”其实,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的“舍得”教育。
记得儿子3岁那年,有一次我抱着他等公交车。当时站台等车的人很多,看到公交车来了,大家一哄而上。我挟裹在人流中,渐渐靠近车门,但是就在离车门一步之遥的地方,两个大汉用力一挤,抢先上了车,而我腿下一软,不仅没挤上车,还差点摔倒。
我退到路边,吃力地将儿子放下,儿子马上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啦?”我苦笑一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挤不上去。”儿子一听,马上用小手为我捶背。我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妈妈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笑了,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情。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在家经常为我捶背、捶腿。他每次为我捶背、捶腿,我都舒舒服服地享受着,然后夸奖他能干。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给我:“妈妈,您喝茶吧!我专门给您倒的。”茶是很早泡上的,端给我时已经凉了。我的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还是接过杯子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妈妈有你,就是不一样!但是妈妈有胃病,如果这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第二天,我就享受到了儿子倒的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去出差。听说爸爸要去大城市出差,会给他带玩具,儿子很高兴,我却为难地说:“你高兴了,我可就惨了。下了班,还得马不停蹄地回家给你做饭吃。”谁知,儿子拍着胸脯,雄赳赳地说:“妈妈,爸爸出差了,家里还有我呢!”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地说:“对啊,我都忘记了,家里还有你这个男子汉呢!”
果然,第二天,儿子放学后早早地回到家,炒了两盘菜,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到家,儿子马上说:“妈妈,快去洗手吧,饭菜我都做好了,咱们现在就可以吃了,我给您盛饭去。”
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坐在饭桌前等儿子开饭。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味道好极了!”我也用广告语来回答他。“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只是勉强弄熟了而已,味道很一般。但是几年之后,我儿子的厨艺已经超过了我和他爸爸。每次过节,我都点名要吃儿子炒的菜。
儿子上大学了,每次陪我出去买东西,大包小包全是他拎着,什么都不让我拿。他说:“您把钱包拿好就行了!”我走在前边,儿子拎着东西跟在后面,感觉真好,好像在向人们显示:“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其实,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是多么渴望被父母需要,被父母肯定。我甚至觉得父母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孩子上大学、出国,而在于让孩子拥有成就感,从内心里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责任和幸福。
所以,我认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妨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为孩子遮风挡雨,结果孩子成了弱不禁风的小花小草。相反,家长要主动去做小花小草,给孩子当高山、当大伞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