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在《爱弥儿》中对父母们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百依百顺对孩子有害无益。如何让孩子学会等待与延迟满足,培养对他一辈子都至关重要的自控能力呢?
著名的糖果试验,你知道吗?
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教授在1960年曾做过一个糖果试验,对象是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试验内容是如何挑选糖果:一个大哥哥要去办点事,如果等到他回来,可以得到两块糖果;如果不愿等,立刻可以拿到糖果,但只能拿一块。
这就是著名的延迟满足试验。试验中的小朋友有两种表现:有些比较冲动,大哥哥才走几秒钟就迫不及待地拿走了糖果;另有些孩子则坚持等到大哥哥办事回来。当然,等待的十几分钟非常煎熬,这些孩子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撑下去:有的闭上眼睛,避免看见诱人的糖果;有的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让自己努力睡着,最后,这些勇敢的孩子得到了两块糖果。
糖果试验一直追踪了10多年。追踪发现,两种孩子在情商和气质方面差异非常显著。克制型的孩子社会适应力更强,更自信,人际关系更好,能够积极迎接挑战,不轻言放弃。而冲动型的孩子则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征,例如,怯于与人接触,固执而优柔寡断,遇到压力或挫折容易退缩或者惊惶失措,不易克制情绪等。
即时满足,爱心易变毒药
许多家长应答孩子的需求达到秒级。孩子一声呼唤,立马飞奔而至,要什么,即时满足。是的,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远远超过爱自己,尽最大努力希望孩子每天都开心幸福。可惜事与愿违,经常性的即时满足,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
性格急躁没耐心
孩子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得到,招呼一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马上围拢过来,经常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耐心完全没办法培养,一旦爸妈的动作稍慢一点,孩子就会大呼小叫,性格急躁脾气大,长此以往,长大后做事情容易有始无终。
不懂得珍惜
孩子都爱玩具。经常即时满足的孩子,买什么玩具也开心不了三两天,多高级贵重的玩具也是随便玩,随手扔,一发脾气就摔,玩具摔坏了,也一点不觉得可惜。而另一些孩子盼了一个月才得到的某件心爱的玩具,其珍惜程度天壤之别。
感受不到幸福
这点可能出乎那些时刻满足孩子需求的爸妈们的意料,是的,你的孩子感受不到幸福。幸福是期待之后的满足,孩子没有经历期待,也就谈不上幸福感,反而表现得自私霸道无礼自我中心,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入学后表现差
在即时满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贪睡懒觉不起床等,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也相对较多,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退缩、固执、优柔寡断,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