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如何训练孩子的创造力?

2015-08-06 16:56:1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如何训练孩子的创造力?

多看

视觉本是感统能力(视觉、听觉、本体觉、触觉、运动觉)中的第1位,可以说是人最基本的能力。孔子曰:“察其言,观其色。”说的就是多看。在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中,眼睛承担了一半以上的任务。在各个阶段,看的内容有所区别:

0~3岁 让孩子根据波长由长到短逐渐接触各种颜色

看是为了训练视觉,为将来获取信息打造良好基础。我们可以使用黑白棋布、太极球进行训练,也可以通过观察鲜艳标准的颜色,进行视觉锻炼。一般来说,孩子会对红色最先适应,因为红色波长,容易被眼睛捕获。我们可以根据波长由长到短让孩子逐渐接触各种颜色(红色647~700nm、橘黄色585~646nm、黄色575~584nm、绿色491~574nm、蓝色424~490nm、紫色400~423nm)。此时的训练为日后的观察力提供了保障。

3~6岁 亲子阅读

可以说,儿童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视觉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资源,展开深入的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包括很多种:亲子阅读、亲子沟通、亲子运动等,这里当然是亲子阅读。亲子阅读的好处,第一,提供良好话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二,训练儿童情商,提供人际交往技巧;第三,获取独立意识,提供适应环境的方法;第四,获取信息,激发想象力,提供创造力源泉。第四点是阅读对于创造力的贡献。无论儿童还是大人,我们获得直接经验的时间与精力有限,读书是获得经验与方法最捷径的方式。无论你想从事什么行业,读书是让你告别门外汉的捷径。

除了亲子阅读,还有亲子游览。其实,游览或参观何尝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呢?有一个词叫做“见多识广”,还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看得多了,孩子的创造力地基就会打得越深,创造力大楼就会建得越高。多带孩子见识大好河山或大场面,一定让他受益终生。另一方面,对生活中的小细节的观察也是对孩子很好的训练。灯管为什么会一闪一闪的?家里的花木为什么会长出蘑菇?天上为什么有的星星大有的却小?如果你对此感兴趣,一定会驻足观看,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

多听

听谁不会?但一般人都不会听。在如此浮躁的社会里,大家更容易去说,说自己想说的,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倾听”是一种心理咨询技巧,现在更多人把它视为一种美德了。听与看一样,是获取信息的源泉。不同的是,听比看要高级些,为什么这么说?看是主观的表现,听却是客观的表现。听的人,是求学的人,是被人喜欢的人。听可以获得较为直接的经验,并且是被总结的经验,这是宝贵的。

0~3岁

听觉训练也是感统训练中的重要一项。不过除了一些先天性耳聋或器质性病变,听力在父母简单的游戏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为日后获取信心创造基础。

3~6岁

听显得非常重要,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会听的孩子,才会说。”在亲子教育中,我们要逐渐教会孩子们“听”这项基本的生存技术,主要的方式是亲子沟通。听与说共同构筑了沟通。就像现在有本书,叫做《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真的是这样,你的说的水平有时候很大程度决定孩子听的水平。孩子该听些什么呢?

1.共同的话题。发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并和孩子深入探讨。

2.鼓励参与陌生的话题。主动要求孩子来听一些陌生的话题,而不是轰走他。孩子天生的猎奇心理会让他们更爱通过听关注更多领域。当然,这也包括多带孩子去拜访朋友。

3.故事或典故。饶有兴趣地在孩子的周围念叨故事或典故,使孩子们耳濡目染,形成习惯。

4.音乐与各种声音。学习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体验得越多,素材就越多,为创造力一蹴而就的产生增砖添瓦。古典、流行、中国、西方……都可以让孩子去接受。要知道,人是记忆的动物,幼年时期的声音会储存在神经细胞的深处,直到成年再一次听到便会产生“似曾相识”的喜悦感。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