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如何对待“说谎”的孩子?

2015-06-04 17:49:43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儿童教育

对很多父母来说,小孩一个非常难处理的问题就是说谎。每个孩子多少都说过谎,说谎有时候看上去像是一个坏习惯,成年人不太知道该怎么应对,一般的家长都会给孩子一些惩罚,但是,如果惩罚也不太奏效,我们该怎么办呢?

此时,家长们就该细心对待一下这个问题了。那就让我们从认识谎言的本质开始吧。从成年人的角度看,谎言并不好,那么成人(或者说“从不说谎”的成人)讨厌谎言的无意识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谎言的本性中蕴含着“转变现实”的成分,因为听到谎言的人会将虚假的现实当真,所以,说谎者心中就出现了两个现实:真正的现实和创造出来的现实。而对于听到谎言的人来说,只有一个现实,那就是虚假的现实,这个现实就像伪钞一样,毫无用处。于是,说谎者满足了自己的意愿并获得了力量,将被骗的人握在手心,让别人臣服于他。简单地说,谎言涉及的主题无关乎真诚还是虚假,而是在诉说力量的主题。

“幼年”与“谎言”

为什么说谎行为总是出现在幼年期呢?这一特点也值得深究。是因为人性本恶吗?当然不是。那是为什么?

让我们再从头看看,既然谎言的主题离不开力量,而力量又是一种“从他人那里获得独立”后才能产生的能量,那就让我们看看,婴儿最早“想独立”的念头出现在什么时候呢?第一次说“不”的时候。孩子有时候用语言表达“不”,有时候是在母亲面前反复做一些姿势和动作来说“不”。其实,出生后第一年的年末,也就是他刚学习走路和说话的时候,婴儿就第一次开始说“不”了。婴儿的蹒跚学步让母亲很担心,所以母亲必须大量使用“不”。那么,孩子最早说“不”是一种模仿母亲的行为吗?答案是否定的。奥-美儿童心理学家René A.Spitz认为,婴儿此时的发音和姿势都没有特殊的意义。他们使用“全球通用词语”,是一种含义复杂并且没有按照需求分化过的词语。各式各样的“mmm”“ ma ma”“ ta ta”等,同时表达了“妈妈”或“奶水”或“快乐”或“全世界”。但是,当婴儿说“不”时,他明确地知道它的意思就是“我不要”,也就是说,他明确地表达了拒绝的意思。所以,René A.Spitz认为,“不”是人类生活中形成的第一个概念。

孩子的谎言

现在,我想强调一个重点:为什么“拒绝”是一个概念,而用“全球通用词语”表达出的“接纳”就不是一个概念呢?因为婴儿“接纳”的是一个未分化的混沌世界,还因为婴儿接纳的是一个“以母亲为中心”的世界。而当婴儿拒绝时,很明显,他成了主角和中心。所以,婴儿的“不”,第一次区分了自己和世界,区分了“喜欢”和“不喜欢”。

显然,面对孩子的“不”,母亲不想被拒绝,她们会觉得失望和受伤,也会觉得在孩子面前丧失了控制和力量。接下来父亲也会有类似的感觉,最终蔓延到整个社会。所以,“不”具有了象征含义,象征着独立、反对、责难。最终,西方社会,或者在信奉上帝和恶魔的宗教信仰中,“不”变成了辨别恶魔的信号。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歌德写道,恶魔说:“我就是那个说‘不’的人。”另外,古代宗教中恶魔最古老的名字恰恰是“谎言之王”。看来,从远古开始,人类无意识的心理世界就发现了“不”与“谎言”的关系。事实上,谎言破坏了现实和说谎者的关系,也破坏了说谎者和他人的关系。所以,在祥和的人们面前,说谎者是一个大大的“不”。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