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威德·霍恩说:“做孩子朋友的真正含义是要以平等的、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说服孩子不做违规的事情。”
美琳最近很犯愁——刚刚为了宝贝儿子的大好前途,狠心买下一套学区房,可临近搬家,小家伙却天天晚上抹眼泪:他舍不得幼儿园里的小伙伴,坚决不想换幼儿园。
“妈妈,妈妈,我们现在的房子多好啊!我不想搬家,我们不要搬家好不好……”惦记着儿子嘴里喃喃的小委屈,美琳几经纠结后决定各让一步:搬家,但是不换幼儿园。于是乎,每天7点懒洋洋起床的大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转而变成了6点钟闹钟一响,她就得咬牙切齿地把自己和孩子从床上揪起来,然后在果酱般拥挤的交通高峰中,一步一挪地开车奔向孩子心中“最好”的幼儿园。
两个月之后,在幼儿园这件事情上,美琳不想再做通情达理的“好朋友”老妈了,她坚决地将儿子转到了离家近的幼儿园。
谁把握着家庭的方向盘?
做孩子的好朋友,是一件听起来特别美好的事情。
但是,它只是“听起来”美好而已。因为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只做孩子的好朋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父母是一个家庭的总舵手和护航人,肩头上还担负着对孩子的保护、抚育、教养、指导等等重大的责任。当我们的宝贝追着气球冲到车流汹涌的马路边,父母首先要做的,必须是在第一时间把他狠狠按住——哪怕有些时候,我们脸上的表情是简单,甚至粗暴的。
最近这些年,各种类似“做好朋友”的教育口号,受到很多家长的赞同和追捧。相信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悄悄满足了我们这一代家长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的那个“委屈的小孩”的渴望——
当我们自己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希望爸爸妈妈可以温柔一些、和蔼一些,可以常常蹲下来,微笑着,听听我们的心里话,就像朋友一样。于是转眼二三十年过去,很多当年“充满渴望”的小孩子长大之后,都争抢着竭尽所能地“做孩子的好朋友”。晚饭吃什么,周末去哪里玩,甚至像“要不要搬家”这样的大问题,都恨不得和孩子好好“商量”一下。
遗憾的是,这样的父母很可能忽视了另外一个大问题——生活中很多决定的后果,都是小朋友们稚嫩的肩膀背负不起的。
实际上,很多时候,限制即保护。过度“尊重”孩子的意见,结果会在父母的心中,积累起大量对孩子“还不是为了你”式的愤怒,最终因某一契机,瞬间爆发,导致父母权威被挑战,孩子情感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