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孩子逆商教育,把挫折当礼物

2015-03-03 13:58:3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早教育儿 早教方式

回国以后,马云怀揣着东拼西凑的两万块钱着手打造杭州海博网络公司,他的“中国黄页”成为我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此时,遭遇闭门羹和白眼却是他的家常便饭。

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国家级网站。生意略有起色,马云又杀回杭州创业。于是,杭州湖畔花园100多平的简陋居室,东拼西凑的50万元家底,踌躇满志的创业群体……一个响亮的名字“阿里巴巴”诞生了。

“创业艰难百战多”是千古不变的哲理。起初,阿里巴巴旗下的员工只能拿区区500元工资,员工伙食自筹,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碍于资金瓶颈的桎梏,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小公司”一度沦落到无以维持的地步。困难面前,马云不止一次地告诉伙伴们:“我们即使跪着活,只要活着一天,我们就赢了。”

几经风雨,几番打拼,终于熬到风生水起:创办淘宝网,推出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纽交所上市……马云终于攀登上自己设定的事业高峰。他觉得中国是个能创造奇迹的地方,而在国人眼里,阿里巴巴何尝不是一个奇迹呢?

逆商,是衡量一个人跨越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逆商低的人产生的挫折感强。挫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就看你怎样对待了。马云就是不太把挫折当回事儿,总能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挫折和逆境。《少年壮志不言愁》有几句歌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当年的马云可谓“少年壮志不言愁”了,面对无数的逆境,面对挫折的愁苦,他就是这么“不言愁”,坦然对“愁”,幽默侃“愁”。这里找不到消沉的背影,看不到自卑的情绪,总有那么点乐观精神,把挫折轻松化解,云淡风轻。

马云看轻的是挫折,那么,看重的又是什么呢?是行动,是“做”。他曾说:“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说得真好,脚踏实地地去做。没钱了,去赚钱补贴不足;失败了,爬起来再往前走;此路不通,再另辟新路。这当中,还有恒定的创业梦想、坚定的事业目标在推动他前行,“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

如果想从一个成功者身上学点什么,那么不必看他头上的桂冠如何闪闪发亮,也不必看他在创业路上如何夜以继日地赶路,而要看他一次次跌倒时的态度,是什么在支撑他站起来。这才是作为家长和老师在帮助孩子时该学习的地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古诗告诉我们,遇到重重困难,只要勇于面对,坚持下去,自然会见到别有洞天的景致。作为父母,我们要教会孩子拥有这样的心态,更要把挫折当作礼物,送给他们。

挫折是礼物,大挫折大成长

挫折感有强弱之分,就像把石头投掷在平面上,反弹的高度不同,方向也不同。不用说这和石头的大小、投掷的方式有关,也和平面的材质有关。人的心理就是承载压力和挫折的平面,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很受挫,有的人却觉得没什么。我们不要总去责怪现在的孩子承受力差,我们要做的是,有效地帮助孩子打造良好的抗挫平面,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把挫折当礼物

有研究表明,事情对人产生的挫折感,其实不是直接作用于心理的,而是通过中介来完成的。这种中介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认知水平、人生态度以及身心健康状态。所以,有些事情你不当它是挫折,它就不是挫折;你当它是挫折,那它真是挫折。

1岁多的孩子跌倒了,作为家长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有个爸爸就做得很好:看到儿子跌倒在地,他也假装跌倒,“哎哟哟,爸爸也跌倒了!”正要哭的儿子看到爸爸笑嘻嘻地爬了起来,自己也忘记了疼和哭,很快爬了起来,如同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这位爸爸的做法淡化了孩子的挫折感,让孩子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情。

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位爸爸总能把自己调到和儿子相同的“频道”:儿子睡前向妈妈要糖果吃而不得,大哭,爸爸也“大哭”;儿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孩子欺负了,爸爸说:“我小时候也被小朋友欺负。你看,都过去了。现在还不是长得又高又大吗?”儿子上小学后,有一次考试考了81分,心情很沮丧,爸爸又说:“嘿,81分比60分要好多了呢!”

这位爸爸是用乐观的态度来看淡挫折,用接纳的心态来迎接挫折,是在告诉孩子:挫折是家常便饭,是生活跟我们开的玩笑;挫折不是你一人才有的,别人也有,没什么大不了;挫折并不可怕,来了就来了,它还会走。

台湾作家席慕容有句话:“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而你,你一定会来。”是的,挫折一定会在孩子的生活中出现,如果在幼年让孩子懂得接受挫折就如接受大自然中的风霜雪雨般自然,那么,挫折就不是怪物,而是礼物了。

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孩子的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百般宠爱中长大,一旦遇到哪怕是小小的挫折“拦路虎”,心理素质不强的孩子也会被吓着,各种负面情绪仿佛被从潘多拉的魔盒中释放出来。这就需要家长帮孩子疏导,避免这些情绪灰尘长时间沾附在幼小心灵上。

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多,孩子做到晚上9点半也没完成,开始焦躁、摔笔、骂人。这时家长要怎样帮助他呢?

第一步,理解与共情。以关切的眼神和孩子说:“是啊,作业是有点多,换成是我,也会做不完的,难免会发脾气。”此时,孩子会觉得父母很理解自己,烦躁、厌恶的情绪会有所缓解。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发泄心中的不满,适当运用搂抱孩子等肢体语言,表示理解。其实大多数孩子还是理智的,发泄完了,冷静下来了,还会去完成作业。父母切忌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说一番不痛不痒的话:“你作业多,别的同学也多啊。怎么这种态度呢?”“好了好了,烦也没用,还得做的。”

第二步,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和孩子商量,找到最佳办法。比如,不同学科交替着做,或把作业分成几个小部分,分配在不同时间段来完成,以减少疲惫感和枯燥感。

第三步,孩子如果完成得好,要鼓励和表扬孩子,特别是要有意赞赏和强化孩子面对挫折时的积极态度:“一开始你很着急,很焦躁,作业这么多,这个大石头实在是让人讨厌、心烦。不过你后来冷静下来了,我们一起想出办法了。看,这块讨厌的大石头自己逃跑了,我们赢了,是不是?”通过前后的对比,意在告诉孩子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总会有办法对付它。

教会孩子转换思维

逆商高的人,会觉得自己对局面有掌控能力,会觉得这虽然很难,但不算什么,我有办法解决,并愿意主动承担挫折带来的后果;而逆商低的人,则会觉得我无能为力,没有办法了,甚至把这种挫折后果蔓延、扩大,长期不能自拔。曾有位家长向我咨询,说儿子性格内向,不擅与人交往,因为搬家而转到新学校,孩子试图与班里的两个同学交往,但这两个同学都不怎么喜欢跟他玩。这个孩子便觉得自己没人喜欢了,上学没意思,向家长哭诉,要求回到原来学校。家长觉得孩子太娇气了,批评他,“他不跟你玩,你就别跟他玩了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本来是安慰孩子,孩子听了反而更难过了。所以,家长不要光看到孩子心理承受力差,而是要帮助他找到问题的症结,是不是交际能力欠缺?是不是交往时间太短双方还不了解?是不是孩子主观偏激的判断?这些都要做一番了解,再提出几条有用的策略帮助孩子。

有研究表明,应付挫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还和创新思维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面对挫折时,能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能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就能更快地走出困境。如果父母平时能多和孩子玩“想办法”的游戏,以锻炼发散思维、创意思维,调动积极寻找策略的动机,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人最愉快的事情其实是成长。你会发现,每一次大的挫折之后,你都有大的成长、新的潜能的开发。”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如果能把每一次的挫折当作成长的契机,我们就不会如临大敌,就不会为逃避它而四处碰得头破血流,就会像马云一样,用幽默笑看挫折,用梦想淡化挫折,用信念打败挫折!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