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如何与孩子谈“死亡”

2014-11-07 14:26:05 出处:乖乖网 标签: 早教方法 早教

考虑三 和孩子聊些什么?

家长之所以觉得这个话题棘手,有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应该告诉孩子什么。这里常常存在误区:比如,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死亡就是“睡着了”,或者“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等等各种答案。这样的回答看似温馨,却常常会让孩子误以为死亡的生命还会再回来,有些孩子甚至会从此害怕睡觉。所以,如实地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是和孩子聊死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他死了,身体不能动了”“他死了,不会再回来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等等,让孩子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

当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地压抑悲伤情绪,也会叫孩子不要哭泣。而压抑可能是孩子在面对死亡时局促不安的真正原因。此时,家长一方面可以告诉孩子,在面对死亡时,自己也会有悲伤、痛苦或害怕,一起分享这些情绪。同时,当孩子感到伤心难过时,你要给出拥抱和安慰,让他能体会到这份悲伤,不要压抑它。此时此刻,分享、陪伴和安慰,可以让孩子明白,这些令他不舒服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在电影《阳光小美女》中,小女孩因为外公的去世而悲伤,她的妈妈抱住她,对她说:“外公去世了,我们以后都不会再见到他,但你知道吗,他很爱你。”这样的陪伴和安慰很好地安抚了孩子,让她有勇气去面对死亡。

当然,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我们需要和孩子聊到生命的意义,让孩子意识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比如,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小学时因为外婆的去世而非常难受,他爸爸告诉他,外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他于是问:“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他爸爸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爸爸的这些话,让小林清玄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

所以,当与孩子谈死亡时,我们可以和他谈对死亡的认识,可以和他谈面对死亡时的感受,甚至是谈及死亡之于生命的意义。不过,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对于孩子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请不要苛求,总有一天,我们的这些话会让他受益。

考虑四 怎么和孩子聊?

毕竟,孩子是如此幼小,对死亡的理解有限,而死亡却又如此抽象晦涩,如何与孩子聊死亡成了极具挑战的事情。在这里,建议家长除了要如实地告诉孩子死亡的含义,如实地接纳孩子面对死亡的情绪之外,最好是要有比较适合孩子理解力的呈现方式。

带孩子出去认识自然中的花开花谢,一岁一枯荣的景象;让孩子观察各种生命形态的变化;对动植物饲养感兴趣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动手,观察动植物整个生命过程——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学习生命、学习面对死亡的过程。

鼓励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缅怀逝者,处理自己的悲伤。这种做法在国外比较常见,比如班级里饲养的小动物死了,老师会专门组织哀悼仪式,让小朋友一起回忆和动物生活的日子,照顾动物的过程,与动物说自己想说的话;也可以让孩子用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死者的怀念。

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这是孩子们喜欢且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比如说《汤姆的外公去世了》、《再见,艾玛奶奶》、《一片叶子落下来》、《獾的礼物》、《我的爸爸会魔法》等等。在这些故事里,绘本那优美的画面给死亡这一残酷的现实带来一丝温暖,让这一话题不再变得晦涩或深奥;在这些故事里,“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我们要怎么样去面对生命和死亡”……这些让我们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释的观点,在栩栩如生的故事中变得通俗易懂。所以,这是非常适合孩子的方式。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死亡可以很残酷,却也可以很美。因为,在生与死之间有一座桥梁,那是爱。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爱,是你和孩子可以畅谈死亡的前提,是孩子理解死亡、面对死亡的勇气,也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珍惜生命、创造生命的动力。所以,当您怀有爱心地和孩子谈这个话题,当孩子在面对死亡时能感受到来自你的爱,那么他的生命一定可以开出绚烂的花朵。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