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欣赏孩子时,家长尽量不要让欣赏附带外在的功利结果,恰当、具体地表达出对孩子内在价值的赞赏就足矣,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做事的动机外化。比如,可以欣赏孩子在画画过程中的耐心仔细等品质以及努力的过程。
欣赏就是“你是值得被爱的,我就爱你本来的样子”
欣赏是为了帮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妈妈困惑
夸奖他,为什么他反而生气了?对面邻居家的甜甜弹琴弹得特别好,相比来说,我家昆昆似乎就没那么有悟性,两个人几乎同时跟一个老师学习,昆昆却落后很多,我很着急。为了激励昆昆尽快赶上甜甜,每次看到他的进步,我都会禁不住鼓励她:“真不错啊,儿子,过段之间,咱保准比甜甜弹得好!”昆昆听到这话,却总是有点不感冒,有一次甚至气得不再弹了,还顶撞我说:“为什么一定要拿我跟甜甜比?”
宝宝有话说
我希望妈妈能喜欢现在的我妈妈夸我的时候,总是喜欢拿我跟这个小朋友比,那个小朋友比,弄得我很烦,我比别人好又怎么样,不好又怎么样?我就是我,不一定非要跟别人一样啊。你喜欢别人,让别人做你儿子好了!
心态点击:欣赏应该指向孩子内在的价值明确欣赏的出发点很重要。我们欣赏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他看到自己内在的价值,看到自己今天比昨天的进步,帮他更好地接纳自己,而不是比过谁谁。如果妈妈把欣赏指向了孩子与别人的较量,那么,孩子就很容易获得一种意识:妈妈爱的不是我本来的样子,而是比别人强大的我。
这样的话,即使孩子能在很多方面优于别人,他仍然无法确认妈妈无条件的爱,仍然无法体验那种被全然接纳的感觉,内在自我价值感的建立与巩固自然就受到了影响。而且,由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小朋友比自己强,为了得到妈妈的爱和接纳,他需要不断地去跟别人竞争,这样就容易忽视对自己的关注,甚至渐渐切断与自己内在需要的连接,在追逐妈妈的欣赏中迷失了自己。
专家支招:把欣赏的注意力引向孩子的内在欣赏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基于与其他小朋友的比较,诸如“呀,真棒呀,又得了第一名!”“跳得真好,比那个小朋友跳得好多了!”之类的话虽然可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却未必能让孩子跟自己内在的需要建立连接,自然也无助于滋养孩子内在的自我。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就把孩子当下的表现与他过去的发展状态进行比较,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比如“你进步挺快的嘛,上个月还不会自己洗脸,现在就洗得这么好了!”“上次你参加庞叔叔婚礼时还用手去抓桌子上的菜,这次参加李阿姨的婚礼就会熟练地用筷子了,餐桌礼仪很好哦!”这样欣赏的表达,让孩子看到自己内在的积累,而不是成功地取悦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