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早教

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成长

2014-11-28 17:21:51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案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长期从事乡村儿童教育实践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系统展现了他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课程观和教学观。

一、儿童生而拥有学习能力,拥有自然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人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儿童。如果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合格的教师,不可能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他指出,如果教师不了解儿童的心灵--思想、情感和意愿,就将出现这样的场面:“教师的一张讲桌会变成一堵高大的石墙,教师在墙后向他的‘敌人’--学生发起‘进攻’;但更多的情况则是讲桌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

为了不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成为一场战斗,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师应正确地对待儿童的精神世界,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他说:“一个真正的教师不能把孩子理想化,不能妄加一些美妙特性于他,但不能不考虑到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孩子对周围现实的情绪反应和精神反应有其独特的鲜明性、细微性和天真性。”他还引述了波兰教育家亚努什·柯尔恰克在《当我返老还童之时》中的话:“谁也不知道,当学生看着黑板获得的是不是比那不可抗拒的力量(即太阳使向日葵随着它转的那股力量)促使他窥视窗外时所得的多。在那个时刻,什么对他有益、更重要,是压缩在教师黑板上的逻辑世界,还是游动在玻璃窗外的那个世界?不要去强迫人的心灵,要细心观察每个孩子自然的发展规律,体察他的特点、志向和需要。”

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比较深入地认识了儿童的学习规律。首先,儿童自出生起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发进行着学习,由此获得经验并发展自己。他指出,“人的性格、思维、语言是学龄期和学龄初期形成的。很可能,孩子从书本、从教科书、从课堂上所吸收的一切之所以被吸收,恰恰是由于除书本以外周围还存在着一个世界。小儿从出生直到他自己能打开书本阅读时为止,就在这个世界里相当艰难地向前迈步。”其次,儿童自然的学习方式非常有效。他非常赞同列夫·托尔斯泰的观点:“孩子从出生到五岁这段年龄期之内,他的理智、情感、意志和性格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五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要多许多倍。”再次,儿童的学习与游戏密不可分。

他说:“人们千百次讲到:学习就是劳动,不能把它变成游戏。但是不能用一道万里长城把劳动和游戏隔离开。我们注意观察一下,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特别是在学龄前时期占有什么地位,对于孩子来讲,游戏是最严肃的事情。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儿童的创造性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个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可见,正是因为儿童的身体发展、创造性发展、想象力发展、美感的发展都是在游戏过程中实现的,所以教师不能贸然地贬低游戏,反而要重视儿童在游戏中进行的学习。

二、关注儿童学习的转折点,为儿童的学习提供过渡期

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儿童的“学”不再仅仅自发展开,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引导下进行。但不当的教学方式,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效率的下降。所以,入园(入学)往往成为儿童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苏霍姆林斯基不仅高度关注这个转折点,还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化解这个儿童发展中的危机。

苏霍姆林斯基注意到儿童入学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他说:“孩子们在学习的最初日子里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门槛,怀着多么深切的信任注视着老师的眼睛!为什么往往在几个月之后,甚至在几周之后,他们眼神中的光彩便会消逝,为什么学习对某些孩子会变为苦恼?”“这是因为孩子入学之前教师对他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很少了解,而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又似乎在磨灭孩子们的差异,迫使他们向同一个标准看齐,不让那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可见,一些教师不顾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学习方式,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向儿童教授知识的做法,只能使儿童变傻、变糊涂,这样做既危害其身体健康,又危害其智力发展。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