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在生完宝宝后,会感到身体疲惫、精神不振,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自胎儿娩出以后,子宫就要有所恢复,胎盘剥离的创面完全愈合需要6~8周左右的时间,因此产后42天的护理非常重要,必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
生产当日
重点关注:即使没有食欲,也需要进食
因子宫收缩而出现产后痛,产后24小时内出血不应超过500mL,否则为产后出血,应及时告诉医生。孕妈妈在分娩过程中消耗了大量体力,非常饿,产后容易发冷,打寒战,所以就算没有食欲也得吃一点。如果不方便直坐用餐,可以躺着或斜靠着进食。
产后第2天
重点关注:分泌初乳给宝宝喂奶
新妈妈的状态比第一天好,但还有阵痛,尤其在哺乳时,经产妇的恶露更明显,红色恶露的量增多。新妈妈可以一个人去卫生间,但会阴部还疼,所以还是避免过度活动比较好。开始分泌乳汁时乳房变大、变硬,伴随疼痛。这时候要清洁乳头,让宝宝多吃初乳。产后最初的三天内频繁吸吮,不限制地吸吮,可以防止下奶时的乳胀和淤块。
产后第3天
重点关注:分泌乳汁,用按摩来缓解淤块
正式开始分泌乳汁了,会出现乳房痛,这时候不能停止授乳,最好能坚持用温热毛巾来缓解淤块。在这一天,新妈妈子宫内开始重新生成黏膜,产后痛减少,会阴痛也减轻。脉搏和呼吸恢复正常,活动也更加自然了。自然分娩的新妈妈出院时最好适当地穿衣服,身体保暖,回家后立即休息。但需要注意勤换护垫和清洁外阴。不少新妈妈会冒冷汗,身体会不舒服,要多注意休息,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产后第4天
重点关注:维持适当室温
室温如果太低,新生儿的能量无法用于成长,只能用在维持体温上,所以成长会缓慢。母乳的分泌变多,食欲也会比较旺盛,为了授乳要注意营养的摄取。随着食物摄取量的增加,应该开始排便了,如过了4天也没有排便就要联络医院,向医生咨询。恶露的颜色渐渐变为褐色,量也减少,有酸味,所以要勤换护垫,清洁外阴。
产后第5天
重点关注: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为了促进乳汁分泌,新妈妈最好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尽量让母乳满足新生儿的发育需要。此外,最好保持乳头的清洁,可做乳房按摩。
子宫恢复到拳头大小,小便量开始恢复,褐色恶露的分泌明显减少。在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产后第6天
重点关注:给新生儿恰当的授乳量
这一时期开始分泌母乳,新妈妈和新生儿也开始熟悉母乳喂奶。宝宝每天有6次小便,喂奶间隔宝宝睡眠安静即说明乳汁是充足的。
分娩时出血容易导致贫血,产后5周左右贫血症状逐渐消失,在此之前要服用怀孕时服用的补铁剂。在感到轻微的贫血症状时要躺着或蹲着,让头部尽可能往下。冲洗时,有感染和会阴部开线的危险,所以不要在浴室待10分钟以上。慢慢做产褥期体操,不要累着,多休息。
产后第7天
重点关注:社区医生要来家访了
社区医生来家访母婴,可向她咨询问题。
自然分娩的新妈妈这时候差不多进入了恢复阶段。逐渐消肿,妊娠纹变浅,恶露的分泌量也减少,但还没有完全恢复,最好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足够的睡眠。有时需要在半夜喂奶,所以白天最好能和宝宝同步休息。
产后第2周
重点关注:吃保养餐或补药
母乳喂奶容易缺乏营养,所以要吃高营养餐。充分摄取蛋白质、无机盐丰富的食物和帮助乳汁分泌的鱼肉、鸡肉、鸡蛋等动物性食物。从生产当日开始,就应多吃海带菜汤、芋头汤、骨头汤等,特别是海带菜汤,要坚持吃到第4周。这时孕妈妈的身体会更加舒服,可以运动自如了。皮肤会严重干燥,乳头也会干燥,要多加注意保湿。冲洗后可在乳头上涂抹乳汁。
产后第3周
重点关注:可以做简单的运动了
新妈妈恶露减少了,身体也舒服不少,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但小心不要累着。可以照看宝宝或换尿布了,但给宝宝洗澡等消耗体力的事情还是要在家人的协助下完成。
产后第4周
重点关注:产后初次月经
若不是纯母乳喂养就可能会来产后初次月经了。怀孕时,因为胎宝宝使重心前移而出现腰痛,产后大部分的症状会缓和。由于分娩时经历的痛苦或照看宝宝的疲劳,仍会出现腰肌的疼痛。现在还不适合减肥,可以坚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或产褥期体操,不要为了下奶又过多地摄入营养,导致营养过剩,体重增加。
产后第5周
重点关注:可做简单家务
分泌白色恶露,身体恢复到孕前,可以回归到怀孕前的生活。可以正式做简单的家务和购物,大部分时间是在照顾宝宝,阅读关于育儿的书籍。
产后第6周
重点关注:如恢复得较快,可以进行性生活
恶露完全消失,产后复查子宫恢复正常。身体状态与孕前一样,可以稳定地过夫妻生活。就算没有月经也可能怀孕,所以要避孕。但会阴部切开或分娩中过度撕开的部位要注意防破裂和感染,否则会有严重的疼痛感。
积极照看宝宝,多带宝宝去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