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导致高热的常见病
如果孩子是普通感冒,高热很少会超过3天,如果超过3天,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有其他疾病。常见的高热时间持续较长的疾病有:
1.急性鼻窦炎,是最常见的高热性疾病。急性鼻窦炎的最初症状不一定是鼻子堵和流鼻涕,而是头疼、呕吐、高烧,检查时会发现鼻窦部位有压疼。嗓子不一定有明显的红肿,24小时之后鼻子才出现症状,烧退后会出现咳嗽。鼻咽部集中了3组淋巴结,一般的细菌和病毒很难感染鼻窦。
2.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致,扁桃体化脓,嗓子不一定疼,但是白细胞高,很容易诊断,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高热性疾病。
3.疱疹性咽炎,是由流感嗜血杆菌或者溶血链球菌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咽痛和高热,白细胞一般很高,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效果好。一般每年春节前后会有小范围的流行。
4.疱疹性咽峡炎,也是常见的高热性疾病,这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症,有一定的流行性。主要症状是咽峡部有疱疹、疼痛,吃东西困难,化验检查白细胞不高,没有特效药物,病程5~7天。柯萨奇病毒容易导致心脏损伤。
5.幼儿急疹,是由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导致的,多发于6~9个月的幼儿,突然高烧,没有其他症状,一般体温会在39℃~40℃之间,退热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
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病发。主要症状是高热、扁桃体肿大、化脓、颈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可能达到两三万,病情严重者可以造成肝脏和心脏不同程度的损伤。
7.中毒性痢疾,一般痢疾症状是肚子疼和拉肚子,而中毒性痢疾的主要症状是高热,精神差,面色发灰、发黄。病情严重者24小时内会出现中毒性休克,白细胞会很高。一般多发于夏秋两季。随着卫生条件的好转,现在发病越来越少。
远离两大诱因,让孩子少发热
孩子发热有两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其一是大便干,其二是过敏体质。
大便干会导致保护上呼吸道的主要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减少,孩子免疫力下降。如果孩子的大便干,就要用一些通便清火的中药或者肠道益生菌,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开塞露通便。
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鼻子。发现孩子鼻子堵、流鼻涕,睡觉时翻滚明显,有口臭,就要及时给孩子使用治疗鼻炎的药物,减轻孩子鼻黏膜的水肿,让孩子的鼻涕流出来,减少感染。
孩子发热后首选物理降温
孩子的正常体温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情况良好,又无明显症状,可以不认为是生病。体温低于38℃属于低热,体温在38℃~39℃之间属于中度发热,体温在39℃~41℃之间属于高热。
如果孩子体温在38℃~39℃之间,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方法:
1.多喝水:喝水补充体液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适合于所有发热的宝宝。
2.温水擦身: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水温32~34℃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处。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温水浴,水温比体温稍低就可以。
3.降低环境温度:孩子退热需要和周围进行热交换,环境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退热,最好的环境温度是20℃~24℃(根据季节不同)。如果孩子发热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战,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在上升期,不适合用这种方法。
4.使用退热贴: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对于高热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觉舒服一些,只是一种辅助措施。冰敷由于太冷,可能会引起孩子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的患儿更不能用冰敷。
5.多排泄: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种很好的带走体内热量的方法。如果孩子发热当天或几天没有大便,用一次开塞露,排除体内积存的食物残渣,排泄的同时带走热量使高热降低。
酒精擦浴和冰敷对婴幼儿的皮肤有刺激,儿童特别是小婴儿一般都不建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