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我很骄傲我有个好爸爸,从小上兴趣班,爸爸总是陪着我上课,节节不落,就是这样教会我坚持。我想偷懒逃课,爸爸总是跟我讲道理,最后拉我去上课。现在我的多才多艺让我在小伙伴中很受欢迎,这多亏当年爸爸的陪伴和坚持。
专家有话说:
孩子很少有单独的记忆,总是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去记录自己。所以父母的反应和互动好比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孩子对自身的记忆,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意识。心理学家总结小孩子的记忆特点:不在眼前,即不在心中。所以,父母的陪伴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看到的,这种被注视的感觉能强化孩子的存在感。相反,如果孩子总是不被父母看到或者感觉到,他的价值感和自信会被破坏,也会影响到他和别人的互动。
那长时间陪伴和高质量陪伴哪个更重要呢?我建议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首先,孩子不喜欢和工作、手机、社交等一切其他的形式分享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希望父母能全心投入陪伴自己,并且从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中解读出父母喜欢和他在一起、他是有价值的等含义,从而形成肯定的自我意识。因此父母可以增加这样的亲子时间,然后帮助他们记录自己。如果父母必须让孩子等待的话,尽量不要伤害孩子的存在感。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他要等多久,然后可以一起做什么、做多长时间,并且给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议,比如,等待时他可以干什么,帮助他把等待变得有意义。
3 重要时刻:那些被父母评价的时刻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是批评指责将深深地破坏孩子的自我价值,令其产生抵触情绪。同样,在孩子做得好时,父母的鼓励和肯定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深深影响孩子一辈子。
爱指责的父母塑造出不自信的孩子
张雪
别人都说我很优秀,可我对自己的评价却不高,敏感、脾气差、自卑,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这样的我活得很累。
自小,我在家就是不受欢迎的孩子,姐妹3个,我是经常受父母责骂的那个。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们恶狠狠地骂我的话:“东西怎么总丢,你长脑袋没?”“养条狗还知道叫两声呢,你连狗都不如!”“这次怎么考这么差,你是不是废物?”在父母无休止的谩骂中,我越来越自卑,下决心一定要远离父母,拼了命考上了外地的大学。
离开了家,我也并不开心,因为我发现我活在父母的阴影下,对别人像他们对我那样刻薄。我不禁问自己,我是不是和父母一样是残忍、可恶的人。可面对不顺心的事情,我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
蔡衡
我最讨厌爸妈没问清事情的缘由就体罚我,我是多么不值得他们信任和爱护啊?有一次他们误会我犯错,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关在卫生间,我使劲儿捶门,大哭大叫,都没能让他们把我放出来。自此我认为他们是不讲理的人,跟他们没法沟通,他们也不会听。我无法指责我的父母,但谁能为我的痛苦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