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0~6岁宝宝典型反常事件大揭秘

2016-08-23 14:10:25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失落与挫折感受强度不同,在没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我们会感到有些失落。没有就算了吗?最好鼓励孩子动脑子想一想,想要和必要的区别,有目标和梦想是我们进步成长的动力,所以思考能用什么方法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才是比较积极健康的正向思考。

挫折感则是事情没做好或者没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而引起的情绪。要改善这类复杂的情绪调节问题,必须从觉察到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状态开始。通常1岁左右的宝宝看到妈妈流泪就能去拿纸巾给妈妈,能走路的宝宝就开始发展自我意识了,所以不会说话的宝宝也会思考,会想动手操作、模仿大人的动作,做不好时就直接丢掉东西了。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教出忍受力比较高的孩子

当宝宝可以自己玩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其面对挫折的调整能力。最佳的时机就是1岁起,当宝宝跌倒时鼓励他站起来。玩具掉了,请他自己捡起来慢慢放好。宝宝想自己吃饭就给他准备自己的餐具,平常玩些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和父母相处时能有更高品质的互动交流。

许多父母误以为孩子遇到困难就哭是软弱的表现,其实宝宝会哭闹有很多种原因,我们不必看见容易流泪的孩子就认为其个性不好或挫折忍受力不足。因为喜怒哀乐等情绪是每个人最自然的情绪表现,年幼的孩子理性思考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如大人,所以父母亲不必以大人的标准来评论幼儿的哭或笑。

幼儿对事物的喜好和兴趣很容易受到照顾者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孩子遇到不如意的情况下的表现也和照顾者平时如何对待有关系。如果我们想教出一个挫折忍受力比较高的孩子,必须鼓励婴儿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健康的孩子需要通过跑、跳、翻、滚等运动来锻炼灵活的身手,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遇到挫折就哭闹的孩子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反应强而好胜的孩子,会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生气。第二类是家中总有大人抢着帮忙,养成了无法思考和行动的被动状态。自我期许高的孩子需要学习调节情绪,学着体会慢慢来;比较不主动的孩子必须先把基本能力锻炼好,才不会让无助的孩子长期处在落后而自信不足的状态。

如何调整孩子的挫折感?

在一个家庭中,不同的人看到宝宝哭会有不同的想法:

我不希望孩子长大后被认为软弱,所以不能让他养成动不动就哭的坏习惯。

我真希望孩子哭出来不要压抑,这么小就忍住不是很难过吗?

每次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赖在地上大哭,吵到我最后忍不住动手打人......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