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周围有六条肌肉,它们分别负责眼球的旋转和各个方向的运动。如果眼睛周围的肌肉不能协调眼睛的运动,就会导致眼睛位置出现异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斜视眼,而“斗眼”仅仅是多种斜视眼的一种类型。所谓“斗眼”,是指一只眼睛向内斜,或两只眼睛同时向内斜,形成眼球偏向内侧,看上去就像两只眼睛向内互相挤压,所以俗称“斗眼”。
为什么会有“斗眼”现象呢?宝宝有了“斗眼”会有何危害?“斗眼”该怎样进行治疗呢?
“斗眼”发生的原因
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肌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等等,都可以导致婴幼儿“斗眼”或其他斜视眼的发生。遗传因素在“斗眼”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宝宝的眼球较小,眼轴偏短,多为远视眼,宝宝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需要用力向内转,因而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眼睛内斜视。这种内斜视被称为调节性内斜。婴幼儿时期,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宝宝斜视发生。另外,其他一些少见的原因,如婴幼儿眼部外伤或颅内支配眼睛肌肉的神经受到伤害,也会导致“斗眼”的发生。
“斗眼”的危害
“斗眼”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美容。二是影响视功能。
美容方面的缺陷会导致宝宝及宝宝家长的心理负担。使宝宝与其他宝宝相处时容易出现不和谐现象,例如被其他人起绰号等,从而导致心理阴影,易引起性格孤僻、不合群等异常行为。
另外,“斗眼”宝宝除了不如正常人看物视野开阔外,更重要的是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即两只眼睛不能将同时看到的影像融合为一体,不能准确分辨物体的前后距离。所以成人有“斗眼”现象的人不能从事诸如飞行驾驶、普通驾驶、外科手术、登高测绘等需立体视觉的专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