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亲子沟通:满分家长要”会说话“

2014-09-12 17:02:4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早教育儿 早教知识 早教方法

你和孩子其乐融融时,你肯定是和颜悦色的;当孩子不听话或着把你的话当耳旁风时,你说话的声调难免越来越告。嗓门也越来越大。你用大嗓门痛斥孩子一番后,孩子哭了并耍起了脾气,而你也糟糕地板起脸,既没有取得孩子的合作,也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最佳机会,你和孩子“两败俱伤”。

那么,当你和孩子之问的冲突升级时,你怎么做才不会“双输”而是“双蠃”呢?这需要我们而矛盾抑制怒火。来个深呼吸,做个“会说话”的家长,透过事件的表象,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然后循循诱导,化解矛盾。

争分夺秒的早晨,冲突高发期

3岁的洋洋不肯起床,妈妈哄了好久也不行。眼看就要迟到了,妈妈先是物质诱惑,而后讲了一大堆道理,但是洋洋就是不为所动于是,妈妈只好硬把洋洋从被窝里抱出来,结果洋洋大哭。妈妈生气了,大声说就是因为你,妈妈每天早上忙得都跟打仗一样,上班动不动就迟到!”上班迟到是要扣钱的,你知道不知道?如果没有钱,你还想要变形金刚?门儿都没有!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请你深呼吸:

3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走出“第一反抗期”。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常常感觉心力交瘁,总认为孩子是故意和自己对着干,带着这样的负面情绪面对孩子,必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每天清展的宝贵时光都用来和孩子打嘴仗了,妈妈不免懊恼:一天刚开始就那么紧张、不顺利,真烦人!

试试这么做:

1.尽从客观表达自己的情绪,简短地告知孩子

如果他继续这么做的后果:“ 因为你不肯起床,妈妈会很生气,为这样我们两个人都会迟到。”

2.就事论事,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家长这样做,常犯的错误就是无限联想,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从孩子赖床联想到孩子不懂事,从事件说到品格,其实这是不妥的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在说话结束时加上一句“我不喜欢你了”之类的威胁话语。

3.多用祈使句,少用否定句

家长不妨尝试将对话中的“你”换成“我”。可以这样说:“我喜欢早上按时起床的小朋友,你是不是按时起床的小朋友呢?”或着:“我希望你能按时起床,我相信你也不想上幼儿园迟到吧。”

4.功夫用在平时

晚上让孩子早点睡觉,尽早让孩子惯用闹钟叫起床而不是妈妈来叫解他,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迟到了,更难过的是他而不是妈妈。

以上四条,也许能帮你在忙碌的同时减少和孩子的冲突。

看动画片时,妈妈说啥都听不见

4岁的苗苗从幼儿园回到家就一直在看动画片到吃饭时间了,妈妈叫她,她一动不动,妈妈提高嗓门又叫了一遍,她依然没有反应此时,妈妈想用“戴高帽的方式”让苗苗自己关掉电视,可苗苗不接招,说:“我不饿,我要看完这集,你别管我! ”于是妈妈走到客厅,“啪”地把电视关掉,生气地说:“我叫你吃饭,你像没长耳朵一样,跟你讲道理也不管用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苗苗感到十分委屈,放声大哭。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