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孩子说“你是坏妈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6-02-26 13:25:1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育儿

童言,当以孩子的视角去理解

本期妈妈心理师 马骋 百诚释心心理咨询中心合伙人,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夜线》,北京台《第三调解室》《生活广角》特邀心理专家。

都说六月的天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以前只是觉得“娃娃的脸”是指小婴儿总喜欢哭,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婴儿的哭还算“单纯”,孩子的情绪变化才真是让人措手不及。虽然每一家的孩子都不一样,但其实亲子关系的建立还是有规律的。

人,休闲装,室内,住宅房间,站_505320543_Mother Carrying Her Son_创意图片_Getty Images China

1.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

两个小朋友,一会儿好得如胶似漆,一会儿又突然气鼓鼓地喊着“我再也不理你了!”关键是说这话的时候,眼睛还会偷瞄着对方。站在旁观者的位置,我们能够看出孩子只是用气愤来表达对对方的“控制”:你刚才做游戏没听我的,你要再不听我的话,我可就不理你了啊!

而当位置变换,妈妈身处其中的时候,往往会用大人的思维方式将孩子简单直白的语言添加上许多复杂的含义。比如“你是个坏妈妈”这句话,我们有可能会按照自己对“坏妈妈”这个标签的理解,而在头脑中自动呈现很多让我们觉得委屈、无法接受的内容。实际上,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他们只能选择自己熟悉的并且认为最有“杀伤力”的语言来尝试达到自己的目的。

孩子的每一个语言和行为都是有功能性的,思考一下孩子内心中想要表达的真正的需求,往往能让很多沉浸在宝宝“毒舌”痛苦中的家长得以释然。

2.引导孩子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要从小学四年级才逐渐开始发展。这个能力并不是说帮助我们解决数学、几何等问题,而是让我们能够逐渐发展出客观、全面、灵活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能力尚未发展之前,儿童的思维呈现出一种不灵活的特点--“非黑即白”、“简单粗暴”。当家长发现孩子在解决问题中呈现出这样不灵活的特点时,也是我们进行引导、帮助孩子练习客观思维的好机会。

当孩子用“好”与“坏”来简单地评价个体、事物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引发孩子思考更多:因为我没有给你买冰激凌,你说我是坏妈妈,我记得昨天我和你一起做手工的时候,你说我是最好的妈妈,那我到底是好妈妈还是坏妈妈呢?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发现对于同一个人或事物,可以有着不同的感受。而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更希望让孩子明白:妈妈有时会拒绝我们、对我们严厉,但妈妈仍然爱我们;妈妈有优点也会有缺点,优点缺点综合成独一无二的母亲,而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优点和缺点的综合体。

3.信任与尊重是亲子关系建立的第一步

上述两方面的思考与引导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妈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而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表现都是内心感受最真实的表达,而这些表达无论对错都是应该先尊重并理解的。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够暂时放下对于孩子“批评”自己的气愤、伤心、“透心凉”,而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解决问题的模式,并引发孩子用更加健康、积极的语言和行为来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社会交往活动当中。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