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让孩子学会面对愤怒

2014-09-10 22:16:26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 家庭故事

那天,见证这对父子冲突的还有些住在附近的人。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听到了一个爸爸讲述自己的处理方式。

当时,孩子也在向他提要求,想多玩一个钓鱼游戏。他仔细地听了孩子的要求后说:“钓鱼很好玩,爸爸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玩。但今天你已经玩了三项,出门前咱们商量过,爸爸只赞助你玩三项,第四项爸爸就不负责了。”(充分共情和理解后,再表达自己的界限和态度。)

孩子自然有点沮丧。爸爸接着说,你有带零花钱在身上不?或者,这个游戏这么好玩,爸爸回家存好钱,下周带你再来玩一次?(提供选择,抚慰孩子。)

孩子摸摸口袋,没带零花钱,于是他肯定地告诉父亲,自己非常想玩,下周一定要来。(孩子综合了内在的渴望与外在的条件,作出属于他自己的选择。)

后来呢?后来当然是父子俩高高兴兴地牵着手,回家吃饭去了。

相比之下,你觉得是一巴掌盖下来有效呢,还是跟孩子聊上这几句有效?

有用的愤怒

中国社会普遍是反愤怒的。可能我们讲求中庸,大家以和为贵,你好我也好,见面打招呼,每个人脸上都笑哈哈……慢慢形成一个预期:愤怒是不好的,是破坏关系的,是影响形象的,是一无是处的。

但即便不表现,愤怒一样在。它躲在我们身体深处,在心灵里,在性格里,在表情上,在手指尖;它委屈地四处乱窜,却无处释放。

和笑、哭一样,愤怒本身就是我们情绪的一种,像手和脚一样,是我们活下去的重要伙伴与工具。它的用处在于:

首先,它是一个信号弹。愤怒升起时,它告诉我们:“现在,你正经历一些不愿意的事,要不要仔细看看内心的真实想法?”

其次,它有巨大的动力作用。当愤怒的火焰燃烧时,可以支持我们有力地保卫自己的边界,展现真实人格。

所以,有问题的不是愤怒本身,是我们没有学会正确地去对待愤怒。愤怒就像是苹果,再好吃的苹果总是捂着,也会烂——不拿它出来,你怎么使用它、驯化它、控制它?

为了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愤怒,我建议:

1.当孩子愤怒时,家长只需认识到:这代表着孩子内心深处有一个强烈的需要,代表着孩子正在维持他的边界。这时我们可以这么说:“看上去,你非常生气,怎么了?”用稳定的态度去面对孩子,传达出宽和的抱持。家长稳定的时候,孩子也能明白,这时爸妈是支持我的,愿意听我的想法,即:沟通是有可能的。

2.接下来,倾听孩子的诉说,进而表明立场——根据当下能力,拒绝或者给予。

表达拒绝时,家长如有内疚感,孩子会接收到;如果态度坚决,孩子也能感受到。你温和而坚决的底气,将支撑着那一刻的沟通场。不过我们要的最终结果,还不是那一刻的拒绝或给予,而是一颗意义更长远的种子将被埋下:被这样对待的孩子,能够与愤怒平静交锋,成为内心定静且有力的生活者。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