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小心过分谦虚给孩子带来负能量

2016-02-26 13:51:46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中国人一直继承一个传统--谦虚,当受到别人的夸奖时,不是说“谢谢”,而是习惯性的“哪里,哪里”。这一“优良”传统似乎也被很多现代家长延续到了家庭教育中。

场景1

妈妈带着孩子学游泳,旁人看到了,夸奖说:“哇!这孩子游得真不错!”妈妈立马说道:“哪里!哪里!好多小朋友都比他强呢!”孩子听了,本来兴奋的神情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孩子游得再怎么好,却总感觉得不到妈妈的赞赏,久而久之对游泳的兴趣渐渐消失了……

场景2

一天放学,小玲的妈妈和斌斌的妈妈接好孩子同路回家。小玲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了98分,数学得了99分,按理说这样的成绩是很优秀的,斌斌妈妈夸奖小玲考试考得好,小玲妈妈心里虽然高兴,嘴上却说:“成绩考得不好,班上还有双百分呢!”小玲听到妈妈这样说她,沉默地一路走回家。斌斌语文仅考了80分,数学也只考到86分,斌斌妈妈摸着女儿的头说:“我家斌斌比上学期进步了好几名呢,真是了不起!”斌斌听到妈妈在同学面前表扬她,脸上笑开了花,回家后学习动力也增加了不少,成绩也一次比一次好。

过分谦虚绝对不是好事

当孩子受到夸奖时,家长往往会出于所谓的“谦虚”“不让孩子自满”为理由,果断切断孩子受肯定、被欣赏的渠道。事实上,过分的谦虚绝对不是好事,一个人被养育的过程、环境等因素塑造了个体自我意识,缺乏正性评价,孩子感受不到认可、被接纳,长大后形成对自我的认知是“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喜欢的”,普遍的心理特征是自卑、恐惧、社交障碍等,追逐被关注、被认可也会成为人生的基调。当这个孩子长大后,无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够好,受到外界的正性评价、肯定,反而会激起他对自我的怀疑,自我评价越低,对外界的正性评价越是怀疑,继而也会出现回避、否认、难堪,不愿意接受等特点,对真实的自我认识很模糊。这一切源自于内心对自我的不确定,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客观又积极的自我意识,帮助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真正的谦卑是建立在稳定而客观地自信之上,不是对自我的否认基础上。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