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家庭育儿:“金钱投入”不能代替“感情投入”

2016-03-09 17:19:29 出处:乖乖网 标签: 亲子关系 儿童护理 家庭教育

在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目中,父母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思念远在他乡的父母,只能手捧父母的照片偷偷落泪。一个来自边远农村的7岁留守儿童,在用记者的手机给远在外地打工的爸妈通电话时,小心翼翼地问:“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吗?”说出这样让人心酸的话,听者怎能不感慨?

感情投入太少,让亲子关系变疏远

大家都知道,外国人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即便如此,外国孩子在十八岁之前,一般是不离开家庭和父母的。

而在我国,送两三岁的孩子入整托、小学生住寄宿学校、中学生到外国留学的越来越多。未成年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还不够,对家庭、父母依赖性很大,强行隔断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是很残酷的。不少孩子因此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好像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作家王朔在前几年出版的《给女儿的信》一书中说,小时候他被送入全托,父母因工作脱不开身,星期天也不接,常常是几个星期才接一次,他当时就觉得自己不是爸妈生的,而是“政府生的”,直到中年还耿耿于怀,以至于跟父母比较生分。

记得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因事业忙不能亲自带,就寄养在我家,她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都生活在我家。有一天,女孩突然哭了,我关切地问“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吗?”她摇头说不是;“是同学欺负你了?”她还是摇头。究竟怎么了?我很担心、着急。小女孩气呼呼地说:“小时候,他们(指父母)就把我送到幼儿园,一个星期接一次;现在我上小学了,又把我托在你们家,还是一个星期接一次。等他们老了,我也把他们送敬老院,一个星期接他们一次!”这样的话语正是孩子内心的折射,父母感情投入得太少已经让孩子的内心受到创伤,这势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专家总结: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投入”和“回报”是相对应的,情感投入“偷工减料”,回报必然“缺斤短两”,分量不足。有的父母会感到“冤枉”,孩子从小到大花的哪一分钱不是自己的“血汗钱”?诚然,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资是不少,但必须明白一点:金钱投入不能代替“感情投入”,投入再多的金钱也不能作为“削减”感情投入的借口。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