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孩子的自由,你给对了吗?

2016-02-24 13:44:25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护理 家庭育儿

美国人有一个很特殊的口头语,就是把自由挂在嘴边,即便是面对孩子的教育,也总是说,“我们要给孩子自由。”我觉得在美国生活带给我潜移默化的思维和观念上的转变,最后都回归到一个重要的概念——美式自由,而美式自由的精髓,恰恰在于我们在国内经常忽略的选择的自由。

不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有一天早上,我在给全家做了早餐后,想着豪豪中午学校的午餐并不健康,于是又做了一份孩子的午餐。虽然昨天晚上豪豪跟我说想吃学校的午餐,但我想着,跟小家伙耐心商量一下,让他明天再吃也不成问题。当我一切准备妥当,便和豪豪商量了,小家伙固然很不情愿,但是看到我准备好了也只好同意了。

这时,豪爸站出来了。他认为我出尔反尔,强迫孩子接纳我的午餐,这是封锁孩子选择的自由,并且让豪豪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午餐。

豪爸说答应孩子让他吃学校午餐,又反悔,这本身就是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情绪,这会让他伤心,让他觉得自己没有了选择午餐的自由权。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任何理由都是不是借口。

其实,中式思维就是这样,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用爱的名义去限制孩子,强迫孩子接纳自己的“善意”和“好心”,却从不体会孩子是否愿意接纳父母“善意”和“好心”。即便我想让他吃的健康点,也应该换个方法智取,而不是打破我的承诺,让他觉得我很霸道,而他连这点小事都没有了自由选择权,那么以后他又会如何去想我这个妈妈呢?

兴趣班要按孩子的兴趣来选择

美式教育与中式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它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有一个中国妈妈对我说,兴趣班要从各个方面去选择,比如起码要学一种乐器、一样运动、一门外语、一些棋类等。我感觉,如果要培养一个十全十美的孩子,这样的培养绝对是最佳的方法。但在美国,选择兴趣班时,家长考虑的不是孩子能掌握多少门技艺,而是兴趣班能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否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