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孩子不可爱,因为缺爱

2016-02-24 13:37:0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护理 家庭育儿

为了让若熙喜欢上这位老师,我开始诱导她,让她认真写一次作业给老师看看;同时每次放学时我总是提起她的老师:“今天你们老师穿的衣服可真漂亮;你出来时老师摸你的头跟你说再见了呀;你看,老师对你笑了……”

慢慢地,若熙开始意识到,老师不是不喜欢自己,只是自己太调皮好动了,老师才会用惩罚叫自己安静下来,只要自己好好上课,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就会表扬自己。她获得了老师的表扬,表扬又成就了她被认可的满足感,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

若熙妈说:原则问题不妥协

其实孩子的世界没有虚假和道德标杆,所以他们才会将自己的不满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明白原则性问题的是非对错;同时也要以攻心为主,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孩子往正面的方向发展。

有了二宝后,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就任由若熙玩手机。时间一长,就发现若熙不停地眨眼睛、揉眼睛,我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立马告诉她不要再看手机,甚至威胁要没收。若熙一听,立马把手机朝我丢过来,边哭边大声喊:“我要看手机,我要看手机……”

我心里一酸,其实孩子之所以沉迷电子游戏,跟父母的缺少陪伴有很大关系。于是我跟若熙达成约定,她不可以看手机,妈妈也不可以,放学后谁也不许看手机。就这样,若熙放学后我先辅导她做作业,然后再推着弟弟带上她出去玩耍,从那以后,若熙再也不提看手机这事了,慢慢的视力也恢复了。

若熙妈说:孩子不可爱,因为缺爱

家长除了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外,以身作则也很重要,如果家长由于忙于自身各种事情而忽视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就会以任性等一系列不可爱的行为去表达自己的不满。

小结

事实上,“任何不可爱的行为,都是在呼唤爱”,当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被否定、被拒绝、被无视,“问题行为”恰恰是恐惧和无力的行为表达,召唤着父母去静心聆听,去给予足够的支持,帮助孩子重新展现可爱本真的风采。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