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疼了,恳求妈妈把自己埋进土里
700多个日夜,小思瀚终于等来了能让他重获健康的骨髓,杜德军夫妇喜极而泣:“思瀚,等做了手术你就可以像小朋友们一样去幼儿园上学读书了!”“可我还能长出头发吗?”“能,儿子,你一定能长出又黑又浓的头发!”
第二天,杜德军夫妇一早便带儿子赶到了成都。
然而,做干细胞移植手术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样简单。专家为孩子做了全面检查后,认为小思瀚的体质很差,不能立即做手术,否则风险很大。
专家建议先对孩子的身体进行调养。此后几个月,杜德军夫妇轮流在医院照顾儿子。由于陈照勤要常回绵竹上课,杜德军很多时候就独自担负起了照顾儿子的责任,可他的身体也不好,陈照勤担心不已,他安慰妻子说:“放心吧,我能把儿子照顾好。”
陈照勤虽然舍不得离开,但儿子做手术需要那么多钱,不能全指望别人捐款呀!
陈照勤和杜德军已拿定主意,部队和学校捐助的30多万元,等儿子的病好后一定要挣钱还上,哪怕用10年、20年时间。让陈照勤感到欣慰的是,周末时赶到成都,她发现儿子的脸上多了几分血色!
术前检查的痛苦程度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然而,小思瀚却不哭不闹。实在疼痛难忍时也只会大叫几声,就算泪水在眼中打转也不流出来。
看见儿子如此受罪,不仅陈照勤,就连军人出身的杜德军也心痛欲裂:“儿子,如果你受不了就哭出来吧,哭出来会好受些。”可小思瀚始终没哭一声。相反,他还会用稚气的声音对陈照勤说:“妈妈,我没哭,你也不要哭。”
2015年8月,小思瀚做了干细胞移植手术,医生说很成功,夫妇俩激动得相拥而泣。
可谁也没想到,半个月后命运又给予了这个家庭重重的打击,小思瀚在9月初突然出现拉肚子。医生说:“孩子的身体差,可能是吸收功能还没完全恢复。”但接下来几天,小思瀚不仅拉肚子,大便还带血,专家们也意识到有可能是移植的骨髓在孩子体内出现了排异。再次对小思瀚做全面检查后,发现由于供体骨髓内的干细胞含量太低,移植给小思瀚后出现了肠道排异!
“天呀,这可怎么办?孩子难道……”杜德军夫妇知道,骨髓移植后一旦发生排异,后果将十分严重。专家们此时凝重的神色也印证了他们的担心:“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再做一次干细胞移植。”然而,再做手术不仅巨额的手术费会让这对夫妇难以承受,更让他们揪心的是,等待配型又将是一个漫长过程,年幼的儿子还能熬得过来吗?要知道自从出现排异反应后,为了不让孩子长时间拉肚子对肠道造成伤害,小思瀚已经半个多月粒米未进,每天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他的精神又一下子差了很多。
与此同时,每天多则上万元、少则几千元的治疗费很快又压得杜德军夫妇喘不过气-即使这样,夫妇俩还是一次次恳求医生:“不管花多少钱,我们一定要救孩子!”
几年来治疗时从不哭一声的小思瀚,这时候已被病魔折磨得没一点抗争的力气了!好几次,小思瀚斜躺在病床上,脸上连一点血色也没有。有人问他“疼不疼”时,他虽然还是会摇着头回答:“不疼。”但脸上不时抽搐的表情让杜德军夫妇明白,他正在承受着比过去更大的痛苦。
夫妇俩很伤心-儿子刚4岁,就在病痛中生活了3年多,作为父母却连一点帮他的办法也没有!陈照勤一次次伏在丈夫的肩头哭泣说:“德军,快想个办法吧,让我去替儿子受罪好吗?”杜德军紧紧握住妻子的手:“照勤,坚强些,你看儿子从来不哭,他也不想看见我们落泪呀。”但这样坚强的孩子,在10月9日晚上竟突然说:“妈妈,你们快把我埋了吧,我天天这么痛,快要坚持不住了。”
陈照勤一愕:“儿子,你要妈妈把你埋到哪里去,你是要和妈妈躲猫猫吗?”“不是,把我埋到土里去吧……”一刹那,儿子的话就像尖刀一样刺进了陈照勤心里,她感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窒息。
夜深了,陈照勤的脸上依然全是泪水,她边哭边把自己和儿子的对话写在了微信上……
周围很多患儿的家长了解到杜德军一家人的处境后,曾劝说他们向社会求助。可夫妇俩始终不肯这样做,他们认为孩子第一次手术时的费用,很大一部分就是由同事捐的款,他们不能再把这样的责任推给社会。
所以,这天深夜,陈照勤流着泪在微信上写下了她和儿子的对话,也只是想要发泄内心的痛楚,根本没想到这样的对话会引发网友的关注,开始在微信圈疯传,并由此拉开了一场拯救孩子的捐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