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儿子为何成了“假面人”

2014-08-28 11:08:59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心理问题 儿童教育 儿童护理 儿童教育故事

真爱灵药能疗伤

李老师说,心理学上有最基本的道理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在6岁前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形成的。首先,潼潼在4岁半之前是在姑姑家度过的。父母没有在婴幼儿时期与之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更缺乏身体上的亲密接触,这是潼潼对父母产生陌生感、距离感的最根本原因。潼潼长大之后,他理智上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当他想向父母表达爱与感激的时候,这种陌生感和距离感仍然是他无法突破的障碍。

其次,父亲过分强硬的教育方式,是造成儿子“假面人”现象的推手。如果在亲子关系非常好、孩子的安全感非常强的情况下,父亲采取这种教育方式,或许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但是,潼潼从小没和父母一起生活,安全感差,与父母的情感链接不紧密。而且小小年纪就经历了离开生母和离开养母两次痛苦的分离,还没有度过心理适应期,父亲就迫不及待地给儿子定规矩,严格管理儿子,这使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更大的创伤。然而,孩子在小的时候,无力反抗父亲的权威,他只有屈从。这就埋下了成为“假面人”的祸根。因为儿子只能把自己伪装起来,才能不挨打,从而减少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母亲没有真正倾听儿子的痛苦,没有接纳、认同和理解儿子,而是站在丈夫的立场上给儿子讲道理。潼潼就想:“反正给你们说也没用,不如沉默!”于是“沉默是金”成为潼潼在家里自保的法宝。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展出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潼潼的沉默正是这种心理机能的呈现。

再次,每人都是贪恋温暖的。潼潼如果在家里沉默,在外面也沉默,那么他将会郁闷至死。出于自我保护,他会把自身能量投向外面。其实,潼潼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加上他读了许多书,他便非常自然地把所学知识用于经营外部的人际关系。而他也从外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了温暖的情感依恋、自信心的提升和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当他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他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因此,看起来潼潼家里家外判若两人是非常矛盾的,其实是正常的心理表现,说明潼潼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倾向和心灵平衡能力。不然的话,后果会更加严重。

听完李老师的分析,我和老公茅塞顿开,急于求教弥补措施。李老师说,爱是根治心病的良药。你们要无条件地接纳他,多找机会与他交流,多带他参加一些增进亲子关系的活动,要让他感受到他在父母心里是受重视、受尊重的。也可以让潼潼来做一次意向对话,让他心里那个认为不被爱、不被重视、不被尊重、受委屈的“内在小孩”真正原谅、接纳和亲近自己的父母,从而克服自己向父母表达真实情感的障碍。李老师强调说,只有潼潼内心的自我关系和谐了,才能以真实的自我与父母相处,才能有自然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心理矫正和参加三次亲子关系工作坊活动,潼潼终于突破了情感表达的障碍。在一次模拟出生场景的体验中,潼潼抱着我哭得泣不成声,终于说出了:“妈妈,我爱你!”今年的母亲节,潼潼给我买了一束康乃馨,并附上一首深情的小诗,把对我的爱和感激表达得委婉深沉。

爱就像一股清澈的河流,即便是血脉相通的亲子之爱,也有被泥沙堵塞的时候,及时疏通河道,河流依然清澈。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