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父母与孩子如何更好的沟通?

2014-08-26 17:47:1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怎么与孩子沟通

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对于如何和孩子沟通这一问题常常一筹莫展,对于和孩子有效沟通后所带来的神奇转变更是毫无体会。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沟通”和“说教”有哪些不同,以及该如何和孩子科学、有效的沟通。

什么是“沟通”?很多父母的理解是:“我该怎么说,孩子才能听,”这本身就是对“沟通”狭隘的理解。沟通,百度百科的定义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这里没有说必须用语言说,更没说谁必须听谁的,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沟通理解为让孩子听话和服从的“说话技巧”。沟通是双向的,是关于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是从孩子感受和需求为出发点,秉持一份同理心,试着去换位思考,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那种从自己预设立场出发,不关注孩子反馈,目的只是想证明孩子错了或要孩子听从的单项命令,不是沟通,而是说教。

明确了沟通的基本定义,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就会更多地使用非语言方式的交流。著名的“赫拉别恩法则”告诉我们,人际沟通中真正产生影响力的,语言、语调、动作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8%和55%。所以,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我们用什么语气、表情、眼神,什么肢体动作,孩子感受到了什么,是更重要的交流。

孩子对事物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内感官,而刺激内感官的主要手段,就是非语言方式,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拥抱胜过干言万语。除了常常拥抱、抚摸、亲吻、握手、点头、微笑、凝视等非语言方式,都可以更好地与孩子互动交流。要孩子改变,需要先改变我们自己的沟通方式。父母想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沟通力”,先要避免把“沟通”

误解为“说教”,否则不仅会无法彰显沟通的效力,还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反感、叛逆,又伤害了亲子关系。

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承认孩子的愿望,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

唯有先通情,才能达理。常见一些年轻的父母,带孩子去医院打针,先是欺骗孩子打针不疼,当孩子哭时又训斥他不勇敢,结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而这不仅仅是因为疼,更是因为父母对自己感受的漠视。打针前告诉孩子“打针会有一点疼,但很快就可以过去”“疼可以哭出来”“妈妈会一直陪着你”。还有一些父母,一看到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为了鼓励孩子勇敢,会对孩子说:“不疼,不疼,快自己起来,好孩子不哭! ”

可是疼不疼,是孩子自己的感受,而忠于自己的感受,是构建自我的前提。如果父母连孩子的感都可以来定义,那能说我们拿孩子当“人”了吗?而当我们必须拒绝孩子的某项要求时,至少我们要承认孩子内心的愿望,以及提出这种诉求和权利。

不要否定孩子的意愿和诉求,重要的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表达,用尊重他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并让孩子认识到,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会被满足。否则,孩子永远不会知道什么能得到,什么得不到,该如何去争取。这是_个孩子学习如何沟通,如何达成目标或面对拒绝的过程。比如我带孩子去商场前,通常先约定可以买一样玩具,但只能买一样。偶尔孩子买过一样玩具后还是会哭闹着要第二样,这时训斥孩子乱花钱或不懂事往往适得其反,要先承认孩子的愿望,“爸爸知道你非常喜欢这辆玩具车,爸爸也很喜欢。我们约定好了只买一样,如果你要这辆玩具车,就把刚刚买的积木退掉”。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承认了孩子的愿望,还发展了孩子做选择的能力。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