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女儿打父母怎么办?该怎样教育她?

2015-09-10 14:16:16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孩子长期压抑,情绪没有出口,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以暴力的形式爆发出来。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很可能模仿家长,反过来施暴于家长;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这些家庭的条件往往都不错,为了让孩子成才,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而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除了学习,与人交往、自立能力等其它各方面均不如别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旦生活中遇到问题,或学习上遇到挫折,就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无能”及所有的缺点都是父母造成的,于是就仇恨父母,进而对父母拳脚相向。

除了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这种新型家庭暴力的发生还与孩子的性格、气质特征有关,此外,父母婚姻结构也是不可忽视重要因素。

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就不难应对和预防这种现象。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长应该学会“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帮他们想问题。

首先,父母要学会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现实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很少会想孩子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一方面是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他们不能宽恕孩子所犯的大小错误。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又表现出过分的溺爱,如果孩子们按照父母的要求,如考试得了一百分,钢琴过了几级,父母就会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袒护孩子的种种缺点,包括喜欢动手打人,辱骂别人。天长日久,孩子的心理就会扭曲,从而觉得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应当的,更加为所欲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当孩子试图用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者发泄内心的焦虑、愤怒时,父母必须尽快制止其暴力行为。你可以用平和但坚决的态度告诉他:虽然我们能理解你现在的愤怒,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你企图以动武解决问题的方式。记住:你的话语要尽可能简洁,语气虽然不瘟不火,但是态度要坚决,让孩子有冷静的空间,平复此刻激动的情绪。倘若孩子变本加厉,继续使用武力,你可以抓住孩子的双手,重复告诉他:“只要你能安静下来,我便会放手。”父母必须坚决拒绝向使用武力的孩子屈服,否则,孩子使用武力的情况只会变本加厉。

其次,父母要改变教育方式,不要打骂孩子。美国一位儿科医生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对2岁至9岁的孩子进行认知测试,结果发现,挨过打的孩子智力发展水平要低于没挨过打的孩子。经常挨打,还容易让孩子形成撒谎的恶习,甚至种下暴力犯罪的种子,可谓后患无穷,与家长的初衷南辕北辙。真正为了孩子好,不能动辄就挥起棍棒、一味从外在施压,关键是要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言传身教、入脑入心。

另外,父母可以教导孩子,除了使用武力以外,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发泄情绪、表达不满呢?例如,打枕头、在无人的房间里大声喊叫,在户外跑步,或进行其它体育运动,或找人倾诉等等。写情绪日记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活动、喜怒哀乐写出来,自己与自己进行心灵的交流,可以缓解压力,平和心态。我们也要提醒家长,父母的行为往往是孩子的仿效对象。

父母要自我反省,自己日常是否也容易以武力来发泄情绪或表达不满?孩子其实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家长的问题,因此家长也应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要为孩子提供消极的示范作用。

对于孩子,家长是一个指导者、可靠的朋友和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指挥官、不是奴仆、也不是救星。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