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里和邻居聊天,每每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都觉得这一代的中国孩子真可怜。
在西方,孩子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而在中国、韩国……这些国家,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不断地为孩子加重各式各样的功课,让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才艺,期望孩子可以在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胜利。
孩子的能力不是靠“学才艺”学来的
未来世界的竞争能力,所需要的是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有知识而已。许多欧美国家的孩子,从小就在生活中“练习”这些,长大之后再用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就变得既有创造力又有组织力,而这些所谓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的能力,都不是“学才艺”就可以学来的。
举个邻居他儿子的同学明明为例。明明父亲在高科技公司任职,职位和收入都相当得不错,因此让孩子除了念书之外,还必需学小提琴、钢琴、围棋等等各类才艺,父母亲还规定: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练习小提琴,练一个小时之后才出门上学,因为,做任何事都不能“浪费时间”。明明的母亲,是家庭主妇,全程监督着明明所有的课程与活动,外加接送。
孩子需要拥有空白时光
说真的,孩子除了学业、除了才艺,他们更需要与同侪互动、建立友谊关系,这样人格才能健全发展。家长把孩子空白的时间都填满了,孩子一空下来,就变得无比恐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样子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适度的课外活动,会让孩子获益良多
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过惯了,一旦停下来,很多人不知该做什么,连孩子也是如此。这让我想到了一位英国知名畅销书作家理察.田普勒(RichardTemplar)在其书中曾写的一段:
“你认识那些生活中塞满一长串课程、训练、课外活动孩子吗?……如果让他们到些美丽恬静的地方,例如:山际、海滨、乡野间渡几天假,他们将会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享受自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时间学习独处,这会让他们难以面对成年后的生活。他们无法放松自己,因为从来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轻松度日……”
忙碌的社会型态,让孩子也变得十分忙碌:亲子班、英文课、才艺课……填满了下课以后的生活重心。一旦停下来,许多孩子反而会慌了手脚,直呼无聊,不知该做什么。
适度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孩子有所收获,但也需要有一些孩子可以安排的自我时间,这些空白时间有时也可以让孩子获益良多。
近几年有人提倡所谓的慢活,这是个好的想法,但是从小就没有习惯享受偶尔空白的生命,如何“慢”得下来呢?
人是需要适度放松、拉紧、再放松。就像琴弦,如果只是一味地拉紧,最后难免走向断裂的命运。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孩子成长,但是过度的压力,带来的却是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