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用手工陪伴孩子成长

2015-08-20 15:40:4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家庭教育 家庭育儿

手工和爱好的良性循环

因为树喜欢海洋动物,我们开始了手工。慢慢我却发现,做手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树获得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又反过来刺激了他更加喜欢海洋动物,这个兴趣在手工的不断刺激和辅助下一路持续,长达一年半。后来,树的每个爱好,都从兴趣延伸到手工,每个爱好都会延续很长时间。海洋动物之后,他喜欢上了飞机,我们为他提供飞机的书,带他去机场看真飞机,去航空博物馆参观,当他有了直观的了解,我们开始收集各种材料来做飞机,纸板、矿泉水瓶、各种盒子等等,我们还会把玩具飞机改造成自己想的样子,用积木拼插飞机,用橡皮泥捏飞机……树在商店或者电视上看到他喜欢的飞机,如果不能买,他就会说:我们回家做一个去!做手工的过程中他会更加深入地了解飞机,了解越深入想法越多,做出飞机也越精准。

陪孩子玩转手工

手工和生活

因为一直不间断做手工,不到三岁,树的小手已经很灵活了,也有了很多想法,我开始把更多的活放给他做,更多听取他的想法,尊重他的创意。做手工久了,树有了变废为宝的超能力。

方便面桶做成皇冠,泡沫和废旧纸盒创造一座城镇,芝麻壳拼成金鱼,树枝做成盆景,用完的胶带圈配上超轻黏泥的装饰就成了手镯,饼干内盒做车身,矿泉水瓶盖做轱辘完成一辆车……

看到有感觉的绘本,我们也会根据绘本创作一些形象。树特别喜欢斯凯瑞的书,基本上都翻烂了,我们一起把里面他喜欢的人物捏出来,玩木偶剧。他喜欢杰瑞的冷静太空,暑假放假他自己设计,弄了两天,把墙面弄成了树的冷静太空。

用手工陪伴孩子成长

树四岁以后,我基本就退居幕后了。这时,挑战真的来了。我有完美情结,总想把作品做到极致。有时,看着树的作品有些粗糙,我就忍不住指手画脚。

有次树用超轻黏泥捏了一架飞机,兴冲冲“开”给我看。我看了一眼,立马指出飞机的翅膀太长,里面牙签没隐藏好都露出来了。我的语气和脸上的表情让树很沮丧,他边抚弄着飞机边气愤地说:妈妈,你一点都不尊重我的想法,我就想让飞机的翅膀这样长,这样它就飞得快了,哼,你什么都不懂!说着就跑开了。我立马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一个三岁的孩子用超轻黏泥捏出自己的创意飞机,多么自豪和不容易,他拿来是想我和分享他的快乐的。可我满眼只看到了作品的不协调。意识到这些后,我开始有意识地管住自己:只鼓励和肯定,只给有建设意义的意见。其实,不管孩子的作品多么粗糙,孩子都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都是他创意的呈现,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不是么?

我也是职场妈咪,没多少时间,陪孩子做手工的时间也都是见缝插针。下了班的晚上、周末、孩子生病请假在家……时间想挤,总会有的。

从带着孩子做手工开始,我们就在客厅一角放置了手工桌,所有的手工用品和材料都放在那里。现在树基本可以自己完成手工制作,不过他有时候还是愿意我陪着,我也乐意陪在他身边做个小工。

用这样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是我和孩子都享受的。像我现在常回忆起和妈妈一起织毛衣的场景一样,那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和温馨。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