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富养,让孩子坐上成长头等舱

2015-08-08 11:23:4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儿童教育

电话里的爸妈,能给孩子多少快乐?

诗雨是我在一个偏远乡村做阅读活动时认识的女孩,她有一双芭比娃娃一样的大眼睛,上小学四年级,眼神中却有比同龄人早熟的忧郁。那天我们在举行关于童年记忆的讲座,我问她童年最想要的是什么。她回答:“我想要我的爸爸妈妈。”一开始我以为她是一个孤儿,后来才知晓,她的父母都在很远很远的广东打工。诗雨告诉我,她已经两年多没见到爸爸妈妈了,只有每个月一两次的电话,这两年妈妈快递给她的衣服和鞋子老是买小,她怀疑妈妈至今还把她当成两年前春节时候回来的样子,已经不知道她又长高了,脚又长大了。听诗雨讲,在他们班级里,像她这样与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孩子有一大半,他们许多人与爸爸妈妈的亲密接触,就是在每月那短短的电话里。诗雨问我,“电话里的爸和妈,为了让我过得更好,他们必须离开家吗?”我无法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能安慰她,等攒够了钱,爸爸妈妈就会回家了。

富养,让孩子坐上成长头等舱

三年级的西贝比诗雨好一些,她出生在城市,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上最好的小学。每个周末父母会与她共度一天,另外一天则带着她在舞蹈培训班、少儿英语口语班等各种兴趣班中不断转场。有一次,我去她所在的学校进行儿童文学作品读书会,她在会后上交的一篇读后感中写道:“我从上小学开始,每周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只有短短的一天,其余的日子都被留在了外公外婆的家里。他们给我穿名牌的裙子,让我上最好的小学,为了让我生活得更幸福,他们拼命工作,但我总觉得我并不幸福。”

反思:再苦不能苦孩子,挣钱是让孩子过得更好的唯一选择?

在我国乡村城镇化进程中,许多父母被迫离开家乡去打工谋生,滋生出了庞大的乡村留守儿童群体,孤独带给他们心理、生活上的阴影,已经成为了社会转型期一种无法逃避的隐痛。而在城市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把孩子扔给老人甚至保姆,自己忙着事业忙着赚钱,城市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这一二十年间一句高度流行的标语。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年来,父母们物质上富养了孩子,精神上却亏欠了孩子。

富养处方

1、家长应该认识到,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原因,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终究是不完整的童年。锦衣玉食、重点学校不是孩子童年的必需品,父母的陪伴却如同阳光、氧气一样,缺少它,我们的孩子或许真的变成了富环境下的“苦菜花”了。

2、与孩子建立一条“亲子专用热线”,这条热线可以用邮件、小纸条、许愿瓶、即时通讯工具来传递信息,保持每周与孩子有三次以上的亲密连线,把这当成一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会比以往更近一些。

3、成为孩子童年的守护天使。放下一切借口和顾虑,从此刻开始,想一千种方法和可能,回归到孩子身旁。每一个孩子都是为了父母而坠落凡间的天使,你没有理由不爱护他,不陪伴他,尤其是在他尚且年幼的时候。相信你的陪伴与守护,是给他最好的关爱、最贵的礼物。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