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老辈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已经渐渐被80后的家长所摒弃,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赏识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和推崇。
简单来说,赏识教育就是家长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肯定、表扬和激励等方式肯定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不断地发挥潜能,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渴望被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孩子的内在需求
3~6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正确地运用赏识,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力,还可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孩子体验到成功和快乐。现代心理学研究还发现,恰当的赏识会使大脑产生类似吗啡的因素,刺激神经细胞的活跃,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促使学习效率的提高。
赏识教育要适时、适度、合理地使用
赏识教育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使用,都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在运用赏识教育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误区是:认为赏识只能表扬和鼓励,不能批评。其实,赏识教育不但不排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地去批评,关键是要把握好批评的分寸和方法。在批评孩子时,既要帮助孩子找到不足,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
滥用赏识也是赏识教育的一大误区。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会使孩子失去对自己正确的判断能力,助长孩子的虚荣和骄傲情绪。会让孩子“审美疲劳”,削弱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激励效果。当孩子犯错误或被批评的时候,就会变得说不得、碰不得,削弱孩子的抗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