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家长,你是哪种?!
忍让型父母,孩子无大碍就算了
黎女士说,她常常教育5岁的儿子,不能动手打人,甚至被打都不应该还手。“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宝贝,伤了谁都不好。”
袁女士两岁半的女儿瑶瑶就要上幼儿园了,可女儿“懦弱”的性格却让袁女士不放心,担心女儿在幼儿园被别的小朋友欺负。
袁女士说,她和老公一直教育女儿要谦让,跟小朋友玩耍时,不能动手打人。可就在前两天,瑶瑶在小区里玩耍,被一个同龄的小孩无故打了一巴掌。袁女士说她和老公当时就惊呆了,虽然打人的小孩也很小,力气不大,但估计指甲没剪,在瑶瑶的脸 上刮出了一条细细的血痕。
瑶瑶被打愣了,站在原地张嘴就哭起来。“我当时心疼得不得了,可看那个打人的小孩年龄也小,对方家长又不停道歉,只好把瑶瑶抱起来慢慢哄,可心里憋屈得不得了。”袁女士说。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让孩子有了一点亏都不能吃的意识,将来会害了孩子。专家表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他们世界的游戏规则,成人不要用自己的规则去“掺和”孩子的世界。
不能忍,教孩子还手或帮孩子撑腰
早教中心里的游乐区,小宝宝们都在自顾自玩的不亦乐乎,家长则在一旁细心照顾,这时,有个a小朋友突然伸手推倒了从他面前经过的另一个b小朋友,b小朋友跌倒在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时b小朋友的爸爸立马怒从心中起,呵斥a小朋友“你为什么打人?”,并赶忙把自家孩子扶起,问这问那,b小朋友本来没哭,家长这一举动,立马引出委屈,大哭不止。推人的a小朋友也被对方爸爸吓得大哭起来,这时a小朋友的妈妈不愿意了,抱起自家孩子怒视对方爸爸,并生气的谴责他为什么吵自家孩子。那位爸爸不理那一茬,只顾安慰自家孩子并厉声教导孩子说“以后谁打你,你就打他,听见没有?”这一来一去,立马热闹起来....
孩子被打后,家长的反应
其实,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孩子被同学欺负是常见的事情,当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后,难免着急,甚至生气。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下面两种错误的反应:
1、家长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这样一来,会使事态扩大化,不利于解决事情,同时,如果这件事孩子本身也有错,容易养成他是非不分的习惯。另外,由于父母出面保护,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依赖父母解决与同伴的冲突,会产生依赖性。
2、家长气自己的孩子没用,鼓励孩子以牙还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为什么不揍他!”如此一来,习惯成自然,孩子可能会演变成小暴徒,渐渐变成施暴者。当然,若孩子没有能力反击,他可能也因此变得更加自卑。
乖乖网说说: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跟成人之间的打斗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他们之间的打闹更多的是带有游戏的成分,是一种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周围小朋友之 间该如何相处,对他们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不吃亏其实是家长的想法。所以孩子们刚刚打过了,眼泪一抹,又搂抱在一起亲密无间地玩。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们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