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孩子的教育体现父母的修行

2015-07-16 17:50:3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如果对孩子干预过多,时间长了,就会给他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不需要做些什么,等着安排就可以;父母为我做的都是应该的。这种想法非常可怕。

孩子的教育体现父母的修行

怎样才算不干预?我做过的咨询中,有位年轻的妈妈做得很好。在孩子七八个月的时候,她发现听某一种类型的乐曲时,孩子的肢体甚至眼睛都会跟着做出一些反应。她觉得突然不给孩子听,或者听太多都不太好,但怎么才算适度呢?她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和情绪来判断。现在孩子3岁多,音乐天赋更加显现出来,对不少乐器都有兴趣,但妈妈并没有挑某种乐器让他学,只是常带他感受音乐氛围,认识更多乐器。孩子得到了音乐的滋养,而且可以自主选择,他的想法得到了充分尊重。

建立良好的母婴依恋

简单来说,母婴依恋就是孩子出生后,和母亲建立了怎样的关系。这种依恋关系会稳定地延续下去,影响他与人交往的能力。母婴依恋关系良好的宝宝会认为人与人是能够互相信任和帮助的,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孩子一岁以内,妈妈最好尽可能地陪伴和照顾孩子,同时要对孩子的需求有积极的关注和回应。

举个例子,当孩子哭闹时,妈妈要积极地回应:“妈妈看看宝宝怎么不舒服了?”除了热情、温和的语言,还要有积极的身体互动、目光接触,虽然孩子听不懂你说的话,但他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如果这样回应:“刚吃饱,你怎么又闹了?”或者看孩子没什么大问题,就忙其他事,不做眼神和身体互动,抑或是用吓唬的办法:“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知道自己没有被接纳,不利于建立正常的母婴依恋关系。

良好的依恋关系,家庭成员间良性的互动,这些稳定的亲密关系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父母本身也需要从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滋养,以便有更多能量和热情养育孩子。

孩子像一面镜子,他映射的都是父母本身的问题,孩子的教育,本质上体现的是父母的内在修为。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重视依恋关系,检视并修复自己的问题,同时注意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