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能起到最为有效的保护效果
在2009年“十一”之前,中国内地就开始分批接种疫苗。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皆如此,目的是控制第二波甲流疫情的蔓延。
虽然中国卫生部宣称,甲流疫苗的接种坚持的原则是“知情、自愿、免费”,但是部分人士对于接种疫苗还是持观望态度,其中包括一些忧心忡忡的孩子家长。
对于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在美国也同样引起了关注与争议,一些人对此也持观望态度。2009年10月底的数据表明,在纽约市,只有大约30%的家长签字同意孩子接种甲型H1 N1流感疫苗。
2009年6月8日,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英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被WHO(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毒株运抵疫苗研发和生产企业北京科兴。拿到毒株后北京科兴迅速启动毒株种子审批制备工作。
从获得毒株到通过审批,中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仅用了87天。刷新了世界疫苗史上的纪录。2009年7月21日,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接种了第一针用于临床研究的试验疫苗。然后,北京、江苏等地的志愿者开始了大规模的接种。江苏当地疾控中心甚至在一个星期内就在泰州农村招募到了2200名志愿者,参与甲流疫苗的临床试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处处长董小平认为,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是“经过严格评价的”,中国已经完成了13000名志愿者的正规临床试验,覆盖3岁~78岁的人群,“这在世界上是很大规模的了。中国的甲型H1N1流感毒株都是从WHO的实验室拿出来的,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工艺完全是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工艺,只是换了一个毒株而已,流感疫苗的生产又经过了50多年的摸索,这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流感疫苗的生产工艺目前大部分都用的是鸡胚生产,不能说它的生产工艺跟美国、欧洲厂家完全一样。但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标准是按照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标准评判,其安全性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大量专家的严格评审,“这个疫苗应该是很安全的”。
疫苗能对人群起到最为有效的保护效果,“对于这么大的甲流疫情的预防,对于个人、群体的保护,现在还没有看到比疫苗更加有效的方法”,因此,“如果有可能接种疫苗,当然是接种为好,这不仅仅对自己有益,对于公众、公共卫生也有好处”。但疫苗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董小平认为,“老百姓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这次疫苗接种也是本着知情、自愿的原则”。
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内的一些科学家认为,接种疫苗利大于弊,曾光更是声称,如果现在不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能后患无穷。但是依然有一些科学家对于接种疫苗持谨慎态度。
2009年10月22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东东莞召开的一次论坛中公开表示,国产的甲流疫苗相对安全,但目前仍不宜进行全民接种,大规模接种要慎重。他也建议,在大量接种疫苗之前,最好先进行试点。“说疫苗绝对安全是一种误导”
对于个体而言,要不要打甲流疫苗?这是很多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教授黄建始教授认为对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应该“慎之又慎”。截至2009年11月8日,中国已经接种了800多万人,只有几百例轻度不良反应,“可以认为疫苗基本上是安全的,需要接种的人应该考虑接种”。他的理由是“大规模接种可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当然,加强疫苗接种后各种反应的监测工作也十分重要”。
在近期,钟南山院士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他表示,接种疫苗出现副作用的比例非常低,而随着疫情升级,甲流病毒可能变异,接种疫苗非常重要。
黄建始解释,根据公布的资料来看,“中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目前基本上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他也表示,在是否应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这个问题上,“没有人能打包票。人们往往对一个新的东西有一个消化过程。如果信息透明,决策权应该在个人。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这个选择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尽管如此,黄建始依然强调,“说疫苗绝对安全是绝对误导。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绝对安全的疫苗,疫苗不是万灵的”。他解释,所有的医疗行为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疫苗接种也是如此,“即使是接种了疫苗,也不是万事大吉了。必须呼吁每个人都要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甲型H1 N1流感是一个“完全新的疾病”,“对于疫苗的长期结果,现在还是未知数。目前看来,对重点人群接种还是应该考虑的。在接种疫苗以后,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了严重情况,随时准备刹车”。
董小平也表示,“任何一种药品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安全性,接种疫苗后偶发的体温稍高,出现红肿状等情况,是任何疫苗接种都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肯定是有期限的,接种后72小时乃至接种后3周,需要一直观察,包括有客观不良反应、主观不良反应”,他同时强调,中国现在的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是很低的,“属于轻微不良反应”。
我国目前共有8家疫苗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按照现有产能,预计即使到2010年3月底,即甲型H1N1第二波疫情可能结束时,也仅能生产1亿人份的疫苗,对手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即使只接种重点人群,需要接种的总数也高达3.9亿人。如此看来,疫苗还有巨大缺口。
“没有那么多疫苗怎么办?”这种疑问,可能造成公众恐慌,并且。也确实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打疫苗。对此,黄建始提出:“首先,高危人群应该接种甲流疫苗,对鸡蛋有过敏反应的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是不适合接种甲流疫苗的。另外,在疫苗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情况下,分轻重缓急先后秩序打也是科学理性应对甲流的重要策略。”
如果不打疫苗,光服用药物有效果吗?“无论怎么吃药,还是有一部分急诊、重症的病人病情发展很快,几天就死亡,这部分人怎么办?这就需要权衡了。一般来说,打疫苗比不打要好,起码是减少了得重症的可能性。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会怎么变异,所以就目前来讲,如果是这个疫苗质量能过得了关,还是鼓励大家打”。但实际上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目前的疫苗大概只能覆盖1%~2%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