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家风的故事可以当作枕边故事

2015-07-14 13:32:15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家庭育儿

杨震的子孙不负老杨的期望,子子孙孙为官,都恪守清白家风。

到官四代杨奇时,风还在吹。

杨奇官任汉灵帝侍中,侍从皇帝左右,跟皇帝铁得很。但他不是靠阿谀奉承得来的,反而常批评批评领导。他行得正,做得端,清清白白做人做官,不怕汉灵帝揪他的小辫子。好在这位领导也比较有肚量,被批急了,只是发发脾气,再无奈叹口气说:“真是杨震的子孙啊!”

“弘农杨氏”(弘农,杨震老家)成为史上有名的世家大族,是有原因的。

这是杨家的家风,清风,爽心爽意。

做有价值的人

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南宋诗人文天祥,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铮铮铁骨汉。他的首首诗作,都透露着文氏家族的家风——要做就做个有价值的人。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饱读经书,很注重对儿子价值观的培养。不管是买书给儿子读,还是讲故事给儿子听,闲来无事聊大天,文仪都会星星点点告诉儿子怎样做人。这也不费事,因为文仪打骨子里就认为“弊车羸马”的晏婴很酷,不畏严寒的竹子超赞。

有一次,父子俩路过一个学校。墙壁上有很多人物画像,文天祥很感兴趣。他老爸就挨个讲,最后讲到了南宋杨邦义的故事:金兵占领了南京后,杨邦义拒绝投降,视死如归,哪怕被金兀术开他的膛挖他的心,他也没松口。

这个故事听得文天祥激动异常。于是文仪继续跟儿子聊:“孩子,是人就有一死。但是,人要死得有价值。一个人庸庸碌碌活一辈子,临死时会惭愧的。你看杨忠襄公,这样的人后世子孙谁不尊敬他,怀念他。当然了,道理谁都懂。真到危机关头,能做到的太少了。”

当时文天祥16岁,听不得老爸这样激将,当即表决心。后来,他真的做到了。

文天祥当官后,坚决不做投降派,亲自带兵收复失地。兵败被俘后,他作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诗作。

文天祥临刑前,敌方有官问:“还有话说吗?现在投降还来得及,饶你一条命。”文天祥说:“死就死,没二话!”

这是文家的家风,厉风,醒人脑。

故事先讲到这里。这些故事离我们很远,但其中的道理离我们很近。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基因。家风是可以遗传的,家风正,子孙兴。家风就像个“磁场”,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在其中,必定受到“磁力”强烈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言行举止、性格气质,必定带着这个家庭的特征,并且不自觉地朝着这个家庭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古往今来,很多名门望族十分注重家风的传承,他们的家风是什么呢?我们有什么可学习的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老师为此查阅了大量文史典籍,集合了我国历朝历代一系列有特色的优良家风典型,正好满足我们的需求。刚才讲的那三个小故事,只是拾赵忠心赵老的一点牙慧。

有兴趣的话,就读读这本《家风正 子孙兴》吧,里面没有晦涩的理论,全是谁看谁懂的小故事,这下不愁孩子睡前没故事讲了。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