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北大教授告诉你,孩子6岁之前到底该学什么?

2015-06-12 10:21:15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儿童早教

热播剧《虎妈猫爸》的故事很有代表性,虎妈毕胜男(赵薇饰)和猫爸罗素(佟大为饰)像很多年轻小夫妻一样,虽然有了五岁的女儿,但因为交给奶奶带,还是过着简单轻松的生活,直到毕胜男忽然发现周围妈妈们早已忙得团团转,才终于面对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女儿幼升小的压力让她朝虎妈方向大踏步前进……

北大教授告诉你,孩子6岁之前到底该学什么?

当毕胜男看到与女儿同龄的孩子竟然识字量上千,能解答那些弯弯绕的数学题,还手握各种考级证书,而自己的女儿啥也不会时,心里那是何等的酸爽滋味啊……想必大家都能体会一二!

可是,孩子在最初的6年到底该掌握什么,来为幼升小做准备,大家想过吗?本文希望为大家带来启发,找到方向。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被记者问道:“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目前,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推进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零起点教学”要求教育者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目的在于避免“抢跑”。“零起点教学”的本质其实是对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关注。

为什么不能过早学知识

有些知识过早学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

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的影响下,有许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教孩子算数,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说出答数,但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

一般来说,3岁前的幼儿对数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3~5岁的孩子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5岁以后的幼儿才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

心理学实验证明,只有到5岁之后,孩子才能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加减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一旦孩子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对数和理解与运算就会变得简单,并且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有些家长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都把字记住了、认识了。

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孩子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出生前,孩子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远多于大脑实际需要的数量。出生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接受到的外部刺激越来越多,其神经元的联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这时孩子拥有的神经元和神经联结数量远多于成人。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存活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

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孩子的可塑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也就是托马斯·苏德霍夫所说的“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认为“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随着大脑的发展,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所控制的身体区域也不同。

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包括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的右半球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包括空间、音乐、艺术、形象等功能。

过早与单纯的知识学习让孩子的左脑得到发展,右脑却不能很好地发展。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孩子均衡与全面的发展。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