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为什么手足口病专“杀”孩子?

2015-06-02 16:10:02 出处:乖乖网 标签: 手足口病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治疗 手足口病高发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在幼儿中流行,以发烧,口腔、手足部位出现皮疹为特点的传染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手足口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但那时候,大多数症状较轻,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在2004年,手足口病还没有被列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法定传染病管理中去。

为什么手足口病专“杀”孩子?

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手足口病流行严重,导致一些幼儿死亡。尤其是2008年3~5月,安徽省阜阳地区手足口病流行,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几千多例儿童患病,20多例儿童死亡。很快,手足口病波及全国许多省市。当年5月2日,卫生部发出通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近两年来,全国手足口病疫情处于上升阶段,许多省市发生了疫情的暴发流行,其中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

为什么手足口病越闹越凶?

其实,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病毒引起的,有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肠病毒71型等多达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病毒71型最常见。这些病毒引起的疾病表现差别不大,都是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因此被称为手足口病。但不同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症状轻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相差悬殊。

在20世纪,在我国流行的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症状较轻,很少引起死亡。而21世纪以来,肠病毒71型在我国逐渐流行,尤其是近两年来,肠病毒71型已成为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元凶。肠病毒71型中的某些病毒株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毒性,常可导致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最近,科学家还发现肠病毒71型在遗传学上会不断进化,进化出许多亚型,进化得致病力更强。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造成这种疾病不断流行和重症病例增多的重要原因。同是一种病,但引起疾病的元凶发生了变化,变得成人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变得更恶毒了,更凶恶了,因此也被我们列入了法定传染病管理的行列。

为什么手足口病专“杀”孩子?

手足口病的传播能力很强。它的传播有以下特点:①传染期较长:肠病毒主要在肠道内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粪便排泄病毒可持续5~8周。从发病前几天一直到病后5~8周,但一般在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②传播途径多:除了肠道可以排出病毒以外,在初次感染后1~3周内呼吸道也可排出病毒,皮疹破溃后的分泌物或出血性结膜炎的眼睛分泌物也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它可通过消化道、接触和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传播。③流行期很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疫情3月份逐渐上升,5月底至6月中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到9月开学后,再次出现流行高峰,10月以后发病者逐渐减少。

婴幼儿(尤其是3岁以内的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这是因为婴幼儿对手足口病缺乏足够的抵抗力,最容易被感染。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隐性感染率较低,接触病人后80%以上都会发病,而且,年龄越小,感染后的症状越重,年长儿童和成人也能被感染,但一般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另外,婴幼儿多有吃手、啃玩具等习惯,给病毒造成进入体内的机会。尤其在托幼机构中,孩子们每天密切接触,更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

Tips:认清手足口病重症症状

尽管手足口病的少见的重症临床类型只占几千分之一,但该病极易传播,常常在儿童集中的托幼机构中引起大流行,因此仍可危及部分婴幼儿的生命。家长在发现孩子高热不退、咳嗽、气促、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应该警惕孩子发生脑炎、类脊髓灰质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的可能,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