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教会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很重要

2015-06-01 17:27:11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记得2007年巴乔来华的时候,接受了《天下足球》的采访。当主持人问巴乔对自己的儿子小马蒂亚有什么期许的时候,他只是简单地说:“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样的回答,多半是出乎中国很多家长的意料的。因为,在中国,很少有父母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只想你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教会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很重要

是善良不重要吗?不,我想每一个人都知道善良的价值,可是,在中国,这一美德却长期地被污名化了,甚至成了无用的代名词。我们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却少有人把善良排在第一位。所谓善良,就是对别人的福利和感情表达出关心的能力和品质。我们平时总要求孩子做到的礼貌、人道、道德种种,其实都是建立在一种品质之上,那就是善良。换言之,如果我们没能给到孩子一种善良的品质,却又提出诸多其他要求,就等于将一栋构思设计精美的房子建筑在沙砾上。

相信这样的情景大家都不陌生:小勇从幼儿园回来,哭着向爸爸告状说,今天班上有个小朋友用手故意打了他脸一下,爸爸便问小勇:“当时你还手没有?”孩子说没有还手。爸爸便教训起孩子“儿子,以后记住了,在外面受了欺负要知道还手,打不打和打不赢是两回事儿。打输了回来,我向你检讨,是爸爸我授艺不精,咱以后继续练;打赢了回来我给你庆功,别干那告状打小报告的事儿。”小勇也不知道听没听明白,反正特认真地回答爸爸说“好!”也许小勇爸爸主张的观点很简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孩子在外面被打被欺负了,倘若还不知道还手,将来就会变懦弱。因此被别人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千万不能做善人,更不能吃亏!”

然而心理学家认为:小勇爸爸这种教育方法很危险,首先孩子会在这种强势的参与下,失去自我成长的机会。其次这种做法还会让孩子养成内心脆弱、任性、自私、暴戾等不良性格和行为,阻碍其良好品质的形成。实质上4~5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同龄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往往出现互不相让,产生摩擦和冲突。父母要认识到孩子之间争吵或打架是正常现象。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学会成长,不要把成人的道德观强加给孩子。更不要让孩子吃不得一点亏,从而打破孩子正常的成长步骤和规律。

生活在今天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多家长普遍有一种焦灼心理。一些幼儿家长甚至当着老师的面教育自己的孩子:“人家打你,你一定要还手,不还手就不是我的孩子!”……凡此种种,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这个被利欲熏心、物欲冲昏了头脑的社会最迫切需要善良教育。教给孩子“学做事,得先学会做人”的道理,即家长和学校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们做人的能力,而且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谓“人至善则无敌。”如果孩子有颗善良的心,将受益终生。

一提到“善良”,我们就会想到心眼好,不害人,于是我们的教育就容易落在不坑人、不害人上面。这样的教育其实是不全面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下有的孩子对别人是不够和善的,态度很差,有的家长会觉得这与善良无关。其实,一个人的性情、态度、言语等不够温柔和平,是容易伤害到别人的,这就违背了善。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就会想方设法让别人不舒服,其实这样做虽然是“以牙还牙”,但也是怀着恶意的。所以,善的教育需要更全面一些,才能使孩子真正做到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成为心地好的人。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