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养育“慢羊羊”,哪些办法比催促更有效?

2015-05-13 14:47:22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儿童早教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一曲由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Anita Renfroe)创作的《妈妈之歌》,唱出了所有妈妈的心声。从头至尾贯穿的急切的催促声让每个中国妈妈忍俊不禁——原来全世界的妈妈都如出一辙。

家庭育儿

每天清晨,从闹铃响起的那一刻,妈妈们就开始了和宝宝们的拉锯战,从催促起床到刷牙、洗脸,从催促早餐到按时上学,“快、快、快”成了宝宝们的紧箍咒。一边是急得跳脚的妈妈们,一边是慢吞吞、拖拖拉拉的宝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妈妈和宝宝的对战,成了大多数家庭每日上演的戏码。而这些催促真的能改善宝宝的磨蹭习惯吗?

磨蹭宝宝的心理依赖

朵朵妈妈吐槽:

我家朵朵在家总不好好吃饭,每次吃饭,拿着勺子就像数米粒一样往嘴巴里一粒一粒地填。你让她快一点,她就往嘴巴里填上一大口米饭,然后鼓着腮帮子慢慢地嚼。每次饭吃到最后都是冰凉冰凉的,大家都吃完了,她的碗里还能剩下2/3呢,你说说我怎么能不催她快点吃?有时候,实在磨蹭不起了,只能我来喂她,这不,都快6岁了,在家吃饭还得我喂呢,不喂就不好好吃。跟幼儿园老师交流,老师说我不能让宝宝太依赖这种爸妈代劳的做法,可不代劳的话,她吃饭就成问题,只有看着她把饭菜吃完我才能心安。

果果妈妈吐槽:

我家果果被爷爷奶奶宠惯了,以前早晨起来都是爷爷奶奶给穿好衣服、鞋袜,然后帮他洗脸、刷牙、吃早餐……就差没代替他去尿尿了。现在宝宝都快上小学了,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穿;干什么事情都是你催他一下,他才动一动,好像这些穿衣、吃饭的事情都是我们的责任,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解读:

1.宝宝为何“比较慢”?

好奇是每个宝宝的天性,在成长的最初阶段,他们会用各种方法尝试做一些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例如研究怎样吃饭、穿袜子、穿鞋子,甚至怎样系鞋带、扣纽扣。当宝宝们初步尝试的时候,他们做事的速度会比较慢,动作也会显得很笨拙,甚至花上我们三四倍的时间都达不到爸妈预期的效果。

2.爸妈不满——宝宝挫败——开始拖沓

而爸妈往往会在等待宝宝做事的过程中,累积焦虑情绪。特别是我们“急着出门”的时候,看着宝宝笨拙的样子,都会忍不住中断他们的尝试过程,并予以代劳。长此以往,宝宝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挫败感,觉得没有爸爸妈妈的依靠,自己干不了任何事情,于是拖沓的毛病相应而生。

3.代劳的后果

如果爸妈由于忍受不了宝宝的“慢”而选择代劳,会使宝宝渐渐认为穿衣、吃饭都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久而久之,丧失掉性格中的独立性,变成凡事都需要催促的“拖沓”宝宝。

4.有急事怎么办

当一家人有急事、需要让宝宝加快动作速度的时候,爸妈可以提前让宝宝去做他该做的准备工作,例如“咱们现在有件急事要出门,看宝宝能不能完成短时间内穿好衣服的挑战?宝宝加油噢”!实在没有时间,爸妈也要在代劳的时候跟宝宝说一句:这次时间来不及了,爸妈帮宝宝弄好,下次宝宝再自己尝试,好吗?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